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园地 >见一:青山的月色

见一:青山的月色

2022-07-03 03:39:54

点击上方“书房咖啡”可以订阅哦


青山的月色





  青山处处有。但这座青山只在当涂。

  

  姑溪河是流经当涂县城后汇入长江的。往上溯,它的源头在天目山,从宁国地区的万家村和青龙湾那边蜿蜒向东北,在青山北麓经过;还有一路水系在青山南麓流经,在进入当涂县城前并入姑溪河,在当地叫它为青山河,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黄山地区。

  

  到了以后你就会发现,青山不高,海拔只有372米。青山也不大,东西宽6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山体最大处的周长仅仅36公里左右。

  

  但青山的名气已经够大的了。南齐宣城太守谢朓曾“筑室于山南”,因此也叫谢家山;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墓就在青山北麓,青山也因此称作桓墓山;唐朝大诗人李白与青山有着很多不解之缘,他最终也安葬于此。

  

  谢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问李白去,他愿意“一生低首谢宣城”。能够让浪漫的唐代第一大才子“低首”,并在许多诗歌里提及,比如《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里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一定是个大人物了。

  

  东晋大司马桓温更是了得,头顶晋明帝驸马的光环,、姚襄、前燕的赫赫战功,最终葬于青山。

  

  三个名人的故事,叠加在青山,成就了青山。青山就不需要以高和大去与其他山争地位了。

  

  古时候,船相当于现在的车和飞机,水系如同当下的高速公路和飞机场。古时称为姑孰的当涂坐落在长江边上,水系发达,唐之前已经商贾云集,它的交通枢纽地位就因此凸显。

  

  史载李白第一次到达当涂是公元725年秋天。24岁、风华正茂的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是乘舟出三峡东进,选择在当涂逗留。

  

  他当时的心情一定大好。凭啥说?读一读他那次过天门山时写下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为什么选择当涂?有很多可以假设。除了当涂已经是东西交通的重要枢纽之外,或许有朋友在当涂接站,或许他早就仰慕厚葬青山的谢朓,不远千里过来凭吊。

  

  我们去当涂、访青山只是一次误打误撞。

  

  那年几个同好者自驾去芜湖,经溧阳稍作逗留时已近黄昏,在南京高淳境内又两次走错岔道,一路上搞得有些狼狈。当时在车上征一个自我调侃的词,大家都选择了“月夜西奔”。这个自嘲看似浪漫,其实,那时车内的氛围有些不和谐的,因为不像现在可以有导航和密集的高速公路。转徙之间,发现了当涂的路标。

  

  那就在当涂宿下,去青山偈李白墓。

  

  在经过青山进入当涂县城时,车窗外青山耸立、月色如霜,与灯火璀璨的当涂县城有着鲜明的对照,一座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县城完全覆盖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记号。汽车行驶在当涂街上,寻找着李白来到当涂的心路历程,想到李白曾作过《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李白的眼里,月色下的当涂很美,最起码在诗句里“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我们一行只是初到,还不可能浪漫地仰天赏月俯首听水,恋花惜草,首先要非常现实地寻找可以下榻的旅舍。不同处在于,他表达着离别之情,我们刚刚贸然踏入;他当时是船上,我们在车上。

  

  第二天早上出去转了一圈,从昨夜闪烁灯火里的主观印象回到客观现实。撇开从酒店窗户就可以远远看见的青山和酒店旁流过的姑溪河,当涂就是一个普通版的县城,一样的大兴土木,一样的复古仿古。在红旗南路上,一位卖早点的老阿姨对我说:那些老的建筑都拆完了,多可惜!这些什么门呀城墙呀都是假的。

  

  还好我们只是来看青山偈李白的。

  

  李白一生去了许多地方,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这是必须的历程。但是,他为何对当涂如此青睐?史书的记载有些含糊,说他是潦倒后冲着族叔李阳冰去的。这话不假。其一,李阳冰在当时是个人物,官场上也要比李白顺畅得多,历任缙云县令、当涂县令、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从小诸侯到大幕僚,一步一个脚印,非常扎实。其二,李阳冰“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作为李斯的学生,他的篆书“劲利豪爽,风行而集,识者谓之仓颉后身。”他们之间完全可以惺惺相惜、千古佳话。其三,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在一个地方主政,接济一下远房亲戚也是应该的。但是,把七次去当涂都归在投奔族叔也不准确,李阳冰只在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61年才调任到当涂县令,而李白七次到当涂,分别是公元725年、727年、739年、747年、754年、757年和762年,也就是说,只有最后一次去当涂才是冲着族叔去的。

  

  从县城到太白镇的距离不远,但路况一般,不像现在有高速公路可以抵达。颠簸摇晃着到达入口,已经午后,景区人不多,正适合睹物思人。

  

  李白墓处于青山西麓陇地上,坐北朝南,入口面西,高大的青石牌坊上高悬“诗仙圣境”匾额。进入园内,迎面照壁上一幅反映李白《望天门山》诗境的大型石雕。过得河去,临河是李白作“举杯邀明月”状的高大塑像。从塑像到坟墓呈南北轴线,李白墓在庭院中,院门上的砖雕匾额为“造极”二字。太白祠以江南民居为建筑特色,堂内李白雕像神情飘逸自然。后院便是李白墓,青石围起的六角形墓地,立石碑"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为杜甫手书,清代所立。

  


  在当涂,李白有三处墓地。一个是传说中的采石矶衣冠冢。作为浪漫的诗人应该有个浪漫的结局。于是,传说中李白身着宫锦袍,醉酒采石矶,因跃入江中捉月而逝,渔人得其衣冠下葬,现在马鞍山采石公园内翠螺山南麓的李白衣冠冢就托此传说而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采石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白居易的《李白墓》了: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一首七律的变体诗。依我看,前四句就是一首完美的绝句,后两句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在有的版本里,这首诗结尾还有两句:“渚坪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是否出之白居易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个地方在龙山。安史之乱后,已是61岁的李白心中蛰伏多年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入仕理想又起,他听说副元帅李光弼准备收复宋城,不听夫人宋瑛的劝告,决心前往徐州李光弼处请缨杀敌。但是,他所乘之船仅行至金陵,因长期服用丹汞中毒,李白胸脓肿大面积复发,不能再前行,只好调转船头投靠即将离任的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在龙山“结一茅庐”收留了他。

  

  说起龙山,它也是当涂光鲜亮丽的一处福地,虽然只有一百多米高,但也十分知名。一是相传东晋时吏部郎毕卓和元末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侯祚等葬于此。二是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的成语“孟嘉落帽”也出于龙山,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记载为证:“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由此看来,族叔李阳冰把李白安置在龙山也是认真的,龙山见证了李白“千金散尽”后贫困潦倒的生命最后两年。在当涂,关于李白的死因有两种版本,一是因胸脓肿致命的“病死说”,一是“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浪漫说。我宁愿相信前一种,胸脓肿应该是他的死因。从李白的诗里可见,那段时间他依然游走于酒肆,醉酒当歌,他的胸脓肿在当下虽可以抗生素、切除、抽液等西医和中医治疗,也是一个必须静养和坚持治疗的重症,更何况在一千年前的唐代,这简直就是绝症。从李白最后写下的《临终歌》也能可见绝望:“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在这首诗里,李白用悲剧感的骚体,自比为大鹏,振起双翼意欲飞向遥远的天边,然而,尚未抵达最后的终点,就遭遇重大的挫折而气力不济。内心的不甘、惆怅、痛苦、愤恨一览无余。

  

  捉月、骑鲸的传说非常契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而被广泛认同,也有许多诗句佐证。比如中唐诗人贾岛有《牛渚》诗一首云:“巨川汇牛渚,下有渊灵宅;绝壁俯层岩,回波自撞激;不见燃犀人,空忆骑鲸客;泊舟陟危亭,蛾眉望中碧。”“骑鲸说”影响深远, 到宋代,诗人梅尧臣 “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更是神化,甚至,他在《采石月赠郭功甫》描写得更传神:“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晚唐诗人项斯的“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虽是轶事小说集,但记录得非常白描:“李白著官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说得犹如亲历、有板有眼。

  

  现在看来,似乎当涂因李白而荣。其实,李白也是因当涂而得以有现在如此丰满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我在想,如果当时李白没有第七次去当涂,还会有这么多的诗篇留世吗?

  

  我们要感谢李阳冰。公元762年,李白“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当李白在病榻上把自己的诗作交给这位族叔,历史注定了李阳冰有了比他清官、书法立世、传世更可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李阳冰在龙山厚葬李白后,把李白的诗稿整理成集,取名《草堂集》,因此有了我们认知的李白,有了唐诗中最华丽的一页。

关于李阳冰编纂的《草堂集》,《新唐书》著录“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宋人乐史《李翰林别集序》也说“李翰林歌诗,李阳冰纂为《草堂集》十卷”。但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却说“唐李阳冰序李白《草堂集》十卷云”。后人曾求证,李阳冰所编《草堂集》实为十卷本,《新唐书》所谓“二十卷”疑为之后李白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的再修编。可惜,这两个版本都已失传。

  

  李白墓从龙山迁往青山,是在他离世55年后时任宣歙观察使的范传正之为。他专程到当涂寻访李白后人,他访得李白两个已经嫁入农家妇的孙女,听她们讲祖父生前的愿望是要葬于青山,与谢朓为邻,也有诗句“悦谢家青山”为证。范传正动用了各种关系,迁葬了李白,于是就有了青山脚下这处李白墓园。

 

  我们现在所拜偈的李白墓、太白祠及其它遗迹,都是1979年修葺一新的,在千余年里,这个墓地十几次的被毁和修缮,其中的战火人祸、坎坎坷坷,史书里都有记载。李白墓园占地百余亩,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等。在十咏亭,刻有李白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十首诗,我们一首一首诵读,感受着李白对当涂的热爱、对未来的寄托、对友人的祝愿。

  

  离开当涂,我们继续“月夜西奔”。回望,一轮半月正挂于青山之上,勾勒出青山清逸秀丽的轮廓。天天在酒肆或友人家醉归龙山“茅庐”的李白,面对月色里如此俊秀的青山,哪有不留恋往返诗性涌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李白为什么很多诗篇里写到青山月色,也就不难理解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痛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热点,“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的难点。

  

  月色下青山,是配得上安放李白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