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园地 >你读过德彪西的乐评么?听过他的音乐的人要大跌眼镜了……

你读过德彪西的乐评么?听过他的音乐的人要大跌眼镜了……

2022-07-29 18:39:01

听过德彪西的音乐,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朦胧的音色必定出自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然而看过他写的乐评,才知道这位能把日光、清风和水纹用音符描绘出来的音乐色彩大师,其文笔竟然如此坦率犀利……下付德彪西乐评一则,我们一起来跌跌眼镜吧 ↓


音乐
不是诗

诗歌跟音乐的关系嘛,我没有考虑过。我很少关心音乐。我觉得,总是谈音乐和诗歌的音乐家和诗人,就像老是谈体育的运动员一样,令人讨庆。


首先,真话是不能说的。你想知道吗?好吧,其实,对诗歌一窍不通的音乐家,就不该用诗歌谱曲,他们只能是糟蹋诗歌。对海因里希·海涅①,舒曼向来是一窍不通。至少这是我的印象。我们可以谈论舒曼非凡的天赋,但海涅作品中巧妙的嘲讽,他不能全都领会。瞧,比如在《诗人的爱情》里,他就没有抓住要害……

我不夸张,真正的好诗没有多少。今天谁作好诗啦?如果有,最好不要去碰它。昂利·德·雷尼埃②的诗歌内容充实,形式典雅,但不能用来谱曲。你愿意给拉辛或高乃依③的诗歌谱曲吗?不过,今天的青年音乐家只愿意看到他们的名字旁边是名人的签字……

再说,请告诉我,诗歌在音乐上派什么用处?有什么用处?经常是好听的音乐谱蹩脚的诗歌多,而蹩脚的音乐谱真正好的诗歌少。

真正的好诗有自己的节奏,这对我们来说相当为难。你瞧,最近我谱写了,我也不知为什么,维庸④的三首抒情诗……虽说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我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可是,要紧跟着,“紧贴”着诗歌的节奏,同时又要保持着写曲子的灵感,这是很难的。如果有人粗制滥造,如果有人只满足于把曲子和诗歌叠在一起,这并不难,但这工作是不值一做的。古典诗歌有自己的生命,用德国人的话来说,有“内在的活力”,这可跟我们毫不相干。

使用有节奏的散文,我们比较自如一些,可以比较能够随机应变。音乐家是否应该自己来写有节奏的散文诗?为什么不应该?想写就写,等什么?瓦格纳就是这样做的。不过瓦格纳的诗跟他的音乐一样,不是学习的榜样。他写的脚本并不比别人的脚本高明。这是主要的。

最后,让我们不要打搅大诗人吧。而且,他们更喜欢这样。一般说,他们的脾气都不太好。


一九一一年三月,《音乐月刊》
译者注:
①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国十九世纪著名浪漫派诗人。
② 昂利·德·雷尼埃(Henri de Régnier,1864-1936),法国十九世纪介于唯美派和象征派之间的诗人,同时也写小说和文学评论,一九一一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
③ 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 )、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和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为法国十七世纪三大著名剧作家。
④ 维庸(Francois Villon,1431-1463),法国中世纪末期的著名诗人。



摘录自:
热爱音乐:德彪西论音乐艺术,张裕禾[译],沈志明[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田艺苗的田
音乐是生命的一份礼物。只要你有心聆听,总会听见幸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