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园地 >【976夜读:唐诗里的明月光】放下筷子骂娘的白居易

【976夜读:唐诗里的明月光】放下筷子骂娘的白居易

2022-07-16 20:41:30

录制:李萍


大约805年,一个高考成功不久、刚刚步入仕途的青年人,开始制定了他的诗歌写作计划。

这个人就是白居易。几年前,方才二十八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以至于他得意扬扬地自夸“十七人中最少年”。后来他又陆续担任了校书郎、周至县尉、翰林学士等职务。

作为一个河南新郑出生的外地孩子,家境不很好,没有什么背景,却年纪轻轻就得到提拔,来到首都长安做官,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这样一个很幸运、很有前途的青年干部,会制定什么样的写作计划呢?按照我们的猜测,应该写《感恩》十首?《男儿当自强》十首?或者是《奋发有为做大唐好青年》十首?

答案让我们吓了一跳,他的写作计划居然是“负能量诗”十首。

什么是“负能量诗”呢?就是专门揭露大唐社会负面内容,讽刺一些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现象的诗。这种诗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讽喻诗”,说白了就是找茬儿的诗、挑刺儿的诗。

白居易写了哪些社会负面现象呢?介绍一下题目你就明白了:

比如《议婚:当前首都民间婚姻中的嫌贫爱富现象》《伤友:长安一带社会交往中的不良风气》《五弦:京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买花:首都部分达官贵人生活奢靡腐化一掷千金》……

你大概觉得这批评的都是些小问题,不过是一些社会风俗类的题材,讲的是群众日常生活,不算什么负能量嘛。

别着急,更重大敏感的题材还在后面:

比如《不致仕:浅谈当前大唐一些中高层领导干部不肯及时退休的现象》,直指大唐的干部队伍管理问题。

比如《重赋:皇上设私库搜刮民财两税法形同虚设》,这首诗更不得了了,作者炮制出了“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的耸人听闻的句子。白居易说,平民百姓在重税压榨下生活困苦,结果收上来的东西却堆在仓库里发霉腐烂。他还把矛头指向所谓“至尊”,分明影射皇帝是硕鼠。

又比如《轻肥:江南部分地区因为饥荒导致人吃人现象》——“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等于直接把大唐王朝写成人间地狱了。

白居易这组诗的实际名字,叫作《秦中吟》,意思就是“我在首都长安一带看到的不良风气”。它名义上是找问题、提意见,但其实是挑刺儿,从皇帝的政德,到国家的干部政策、财税政策、文化政策,乃至首都社会风尚,都被他抨击了一遍。

唐朝写批评诗、讽喻诗的人有很多,但白居易是最扎眼的之一。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是典型的吃朝廷的饭、砸朝廷的锅。

站在李唐王朝的角度,有一千条理由 严肃追究白居易的责任。

第一,有计划地、大批量地写“负能量诗”,正是白居易等几个人挑的头。

此前说了,唐朝不少诗人都写讽喻诗,从早先的初唐就开始了。

白居易之前,写负能量诗写得名头最大的是杜甫、元结,一句“路有冻死骨”,把整个大唐王朝的民政、扶贫、社会保障工作都抹杀了。

但和白居易相比,杜甫、元结们的负能量诗影响虽然大,却都是随机的、偶然的写作,大抵是写一首算一首的。白居易却是有计划地写、成批量地写,大写而特写,这是质的不同。《秦中吟》十首之后,他又搞了《新乐府》五十首,九千二百多字,几乎把负能量诗当成自己的主要创作内容。

第二,白居易写负能量诗,和杜甫等人的性质也不尽相同。李唐王朝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白居易是吃朝廷的饭又砸朝廷的锅,不懂感恩。

可不是么。对于杜甫来说,大唐朝廷某种程度上是亏欠了他的,李唐家的这碗饭,杜甫从来没有踏实吃上过。他第一次参加科举就被刷掉了。后来朝廷搞全国贡举,选拔人才,杜甫又一次参加了,应该说论学问、论能力,他是有机会的,可惜又因为朝政腐败,奸相李林甫从中捣鬼,杜甫再一次没有被选上。

可白居易和他们不一样,他大搞负能量诗,则是“情无可原”。如果当时有爱唐论坛,我们几乎能想象读者会怎么骂他:

多少人八十二岁都考不上进士的,你小子二十八岁就举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你不感恩么?你没有一点关系和人脉,“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却能一路做官,李唐王朝有过半点亏欠你么?可你不想着报答,却拼命炒作负面内容,吸引眼球博出位,你可不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么? 

第三,白居易搞“负能量组诗”的时机最敏感、最特殊、最不合时宜。

他搞创作的时间是在中唐。这个时候正是大唐王朝的关键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问题也很多,正是需要大唐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度时艰的时候,用今天的话说,这个时候是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的。

相比之下,初唐、盛唐的诗人们写讽喻诗的时候,国家蒸蒸日上,发展势头良好,几个文人搞点批评,不影响大局。等到了后来晚唐的时候,罗隐等人虽然也大写讽喻诗,可那时候 李唐王朝 大势已去了,几个 底层诗人 发泄发泄怨气、讲几句牢骚怪话,也已经无关大局。

但白居易偏偏在这个最敏感、最需要稳定的阶段大肆传播负能量,拼命下泻药,岂不是不合时宜么。

第四,和别的诗人相比,白居易搞的“负能量诗”读者特别多,流传特别广,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重大,岂不是难以挽回么。

白居易的诗,一大特点就是通俗,没文化的老太太都能懂。通俗本来是好事,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如果他能够好好发挥这一特点,多向群众解释解释朝廷的政策,多宣扬宣扬朝廷的治理成绩,本来是很好的。但他却非要大搞讽喻诗,加上诗歌又通俗易懂,在群众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但如此,白居易的诗还很有国际影响力。譬如在日本,白居易的诗名极盛,作品流传极广。他的这些讽喻诗、批评诗流传到邻国去,岂不是给大唐抹黑,产生了很坏的国际影响么。

第五,白居易不是一个人写,还组织、煽动、影响了一批人写。

比如同时代的诗人元稹、李绅等,都参与到讽喻诗的写作中来。你说白居易过分不过分呢。

今天,每当我读到白居易搞的《新乐府》,都觉得想为他捏把汗。

比如我们在语文课文里都学过的《卖炭翁》,这首诗里专门批评了一群人,叫作“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些人不是一般的首都机关单位职员,而是宫廷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强买强卖,用一些绡、一丈绫,就牵走了别人上千斤的一大车炭。

又比如《红线毯》,批评的是 唐朝地方政府 为了进贡奢侈品,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

上述这些诗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多细讲了,我们仔细讲一首《杜陵叟》,它的小标题可以取为《皇上的好政策其实是一场骗局》:

第一句是“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这个主人公年纪很老了,种着一顷薄田,勉强糊口。可惜这一年天灾不断,三月份大旱不下雨,九月份又早早地遭了霜冻,农作物都死掉了: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既然遭受了天灾,那么官府应该减租、减税,甚至发农业补贴?可恰恰相反,官府反而加紧了征敛。你想想,“某某镇大灾之年仍实现税收稳定增长”,这是多突出的政绩啊。

白居易这是把唐朝基层干部比喻成豺狼,说他们的爪子长钩,牙齿像锯子,在吃老百姓的肉。

接下来,白居易笔锋一转,皇上毕竟是圣明的、仁慈的,他知道了这件事,下命令免税了: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如此一来似乎是“天亮了”?杜陵叟们似乎应该欢天喜地、敲锣打鼓了?可白居易说,大家高兴得太早了!

等到大家该交的租税都交了,卖地了,破产了,口粮都没有了,干部们这时候才拿着免税的通知施施然来了。可此时免税还有什么用呢?已经是一纸空文了。大家虚受了皇上的恩典,却有苦说不出,还要当群众演员去谢恩。

  所以白居易说:“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批评的尺度这么大,而且动辄指向最高权力,你说我们是不是要为白居易捏把汗呢?

更严重的是,除了讽喻诗之外,白居易还有一种更恶劣的诗,其创作动机更坏,引发的负面舆情更大,即所谓的“八卦诗”。其中的代表之作就是《长恨歌:关于色鬼唐明皇不理朝政导致天下大乱的那一段往事》。

看到这题目,真想问问他是存的什么心。他写讽喻诗,还勉强可以说成是年轻气盛,不能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建言献策,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写这种八卦诗,有什么良好动机?想解决什么问题?不纯粹是为了炒作宫闱秘闻,抹黑先皇,搞人身攻击么?

比如要说唐朝的大明宫怎么怎么样,就故意说成是汉朝的未央宫怎么怎么样;要说唐明皇怎么样,就故意说汉武帝怎么样。白居易也玩这一套,名义上是说“汉皇好色”,其实句句是“唐皇好色”。

在下文,他更是长篇铺陈,拼命渲染皇上生活腐化,荒疏政务,“从此君王不早朝”,最后直搞到天下大乱,连老婆都保不住。

很难想象的是,朝廷怎么会纵容白居易搞这样的创作。唐朝的青年读者看到这样的诗,怎么就不愤怒呢,一个臣子如此八卦一位君王,更何况是已经故去的君王,人死为大嘛,怎能写这种抹黑人家的作品?

他搞负能量诗,居然几乎没受什么阻挠地持续了大约十年,从805年一直写到815年左右,才渐渐消停了一些,不大写讽喻诗了。

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彻底改悔,手痒的时候仍然偶一为之。比如晚年的时候他还写了两首《思子台有感》,又是借汉武帝时候的故事刺讽唐朝的时政,而且影射的又是重大敏感问题——皇上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白居易一生批评这么多人,大家讨厌他吗?当然讨厌。

白居易自己在一封信里说:“当官的讨厌他,有钱的讨厌他,带兵的讨厌他。

但是白居易因为写“负能量诗”倒霉了吗?似乎并没有。

因为一张不讨好的嘴,白居易也确实曾被皇帝嫌弃。据说唐宪宗曾讲过:“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大意就是“白居易这小子,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俺真是不能忍”。但宪宗下令整肃他了吗?并没有。而且皇帝所指的“无礼于朕”,主要也是指他的各种谏疏,不是诗歌。

白居易平平安安地活了七十四岁,是最长寿的唐代诗人之一。他也是唐代诗人中结局最好的诗人之一,晚年还做到 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至二品,可以说是待遇最优渥的养老闲官了,拿着“月俸百千”的高薪,也就是每个月十万钱。

,给朝廷抹黑,揭先皇的八卦,传播自己没有亲自调查的江南灾情,批评权贵和军阀,但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被治罪。不少唐代大诗人都坐过牢,李白坐过牢,骆宾王坐过牢,王勃坐过牢,但白居易却从没有因为写诗坐过牢。

不只是我感到惊讶,很多古代人也早就为此感到惊讶。

宋代有个学者叫作洪迈。他写了一篇论文,叫作《唐诗无避讳》,其中说:唐朝的人写诗,到处戳朝廷的痛处,甚至连皇上宫廷里的八卦也去反复炒作,朝廷却居然不严厉整治他们!真是想不通。而这其中,大肆炒作宫廷八卦、“反复极言”的最典型的人之一,就是白居易。

更让后人觉得有趣的是,白居易死后,居然还得到皇帝的深切怀念。这是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和常识的一幕.

反过来看,唐朝放任那么多诗人写负能量诗,管得比 宋元明清 任何一代 都宽松,唐朝的形象因此被抹黑了吗?评价因此被降低了吗?口碑因此变坏了吗?我们因此觉得唐朝比宋元明清更糟糕吗?今天的人谈到唐朝,说起唐朝,常常说一句“大唐”,这个“大”字是怎么来的?

有句话叫“无诗不成唐”,我觉得反过来也是对的——“无唐不成诗”。经常被问道:唐诗为什么那么繁荣,为什么那样群星璀璨,为什么有后世难以超越的成就?也许我们可以从讨人嫌的白居易的身上找答案。 

今天的《唐诗里的明月光》李萍就为您讲述到这里,以上内容均选自《六神磊磊读唐诗》

小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