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园地 >【为音乐狂】诵经:出殃的黄泉路,一生善恶所为都将清算

【为音乐狂】诵经:出殃的黄泉路,一生善恶所为都将清算

2022-05-04 04:02:38


死而未死是怎样的状态?窦唯的音乐非常有趣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诡异非常又极端真实的景象,殃金咒就是出殃时的往生咒,而出殃即为佛家所谈中阴身,殃即是灵魂。

据经[1]云: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一人生前积极行善,认真修行,对三宝及净土深具信心,断气后毋需历经中阴阶段,刹那间往生极乐。升天及下地狱者亦等同此速。生前未闻佛法,然奉行十善,乐善好施,为世间之大善人,百年之后,亦得瞬间投生天堂。生前作奸犯科,烧杀掳掠,瞋恨恚怨,强取豪夺,此等极恶之徒,命终直入地狱。至于贪念重者则堕鬼道。

在其时,体验速度犹胜光速,于一念顷即可投生他方世界。在业力尚未形成前,可神通力自在,随心所欲至向往之处,可穿墙走壁,纵山河大地亦不为所障。极具活动,其移动方向则取决于过去之业力、习气。透过观想,希求之物立时现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全系唯心所造。

初往生时,灵魂甫脱离肉体,其舒适不可言喻。此时神识往上飘浮,于己色身历历可见。故人亡故后,会流连于棺椁或病榻旁,观看自己色身。此时善恶尚在对判,业力未形成,故极其自由。因其极轻灵、敏锐,故觉知力为生前七倍,且具他心通,可阅读他人之心识。此段时间长短不等,或七日、十四日,乃至四十九日。

从前文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里对出殃状态的解释是非常奇特的,其所谓觉知力为生前七倍事实上为我们拉开了一个与物同在的状态,就象朦胧的近视眼突然戴上了专门配对的眼镜一样:我们所熟悉的世界还在,但是仿佛世界多出了杂乱无章无数内容,而表达这些内容对人的冲击时,毫无疑问工业噪音的形式是最为合适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窦唯并非是想搞些新奇事物,而是工业元素更适合表达他想表达的概念。当然事实上自《艳阳天》以来,他也就都是这么做的。不了解窦唯的人也许只看的到他在不断尝试新的风格,从迷幻到纯音乐再到“噪音”。但事实上对他自己来讲,“体”是没变过的,变的只是“用”。

一些乐评提到本砖的双主唱是亮点,这非常正确。但是把咒声外的撕吼解读为“黑嗓”却不大妥当。诚然黑金属的唱腔与之类似,但是与着重表现绝望与痛苦的黑金属的哭嗓相比,殃金咒的嗓音显而易见的更着重表达一种焦虑或者困惑。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样的选择不是对黑金属的拙劣模仿,而恰恰是为了表达对心-物关系的认识论层次的探讨:我们到底能认识什么?不可言说之物是怎样的?

大脑在缺氧7分后脑细胞方才开始不可逆的死亡,所以如果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的话,按照科学解释,被斩首的人实际上被旁人判断死亡起数分钟内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五感,十数分钟内还能保持一定的大脑活动。如果真有黄泉路的话,那么这数分至十数分才是真的黄泉路,而其间体验显然是人生经历中最为光怪陆离的。死而未死者对周身体验的不适应与无法与外界沟通的困惑感显然会让人感到焦虑与困惑,就象我们常见的濒死体验[2]生还者说的那样:我听到医生宣判我的死亡,但是我知道自己没有死,我想告诉他我还活着,我大喊,却没人理我。

而这黄泉路上的情绪体验正是只有用这样撕吼才能让我们所感受到。


我们现在知道濒死体验是脑内最后一次成规模的放电导致的[3],而“这种活动开始于大脑内的一个区域,而后快速向外扩散,这可能让人获得生动逼真的精神感受。”显然这感受栩栩如生异常真实,但是这体验却不是实在的,而是现象的,现象世界在死而未死者脑中展开,作为外界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客观实在只是死而未死者的脑放电活动。这在死而未死者与他人之间拉开了一个巨大的心-物鸿沟。在我们体验这死而未死的状态以前,我们只能试用音乐探讨:这黄泉路上的风光几何?

提倡中阴解脱(死后成佛)的密教对《答卓咒本》中的六道金刚咒有过这样的开示:此咒普度众生,有无量无边功德。凡耳闻此咒声,或目睹此咒字,或身手触著此咒,均消灭三世业障,将来均得成佛。又此咒对于超度死亡众生,功德尤大。死亡众生虽已堕恶道,亦可出离,往生净土。生前如多念此咒,则死后焚身,即得舍利。我们的死而未死者在五感未失而幻觉四起,脑功能缺失的状态下只能感受到扭曲的咒语和诡异的体验,这体验因为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死亡环境的不同大有不同,但是根据濒死体验者的描述,可以肯定的是都是奇幻且杂乱无章的,从天使迎接到再遇故人到第三类接触都有,并且“梦中不知真假”。窦唯带有黑金属与工业噪音色彩的音乐本身完美的体现了这种杂乱的体验,极具工业色彩的吉他失真与黑金属色彩的RIFF异常合适的将杂乱的体验表达完美,再配合其中清晰但扭曲的起最后暗示作用的咒声。窦唯的音乐严丝合缝又充满想象力的表现了五感现象与脑内现象的交织与混杂体验,将死而未死者的焦躁和困惑的情绪体验与其诡异的环境体验同时表现而出,杂乱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切割心-物屏障的尝试,看似繁杂的元素却恰倒好处且缺一不可,窦唯的天纵其材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整张专辑中,死而未死者从最初的吼叫到沉寂,而其体验从杂乱归于有序,最终归于咒声已感受不到,仅剩“脑中现象”。与科学的解释相同(生物的死亡过程是非痛苦的,这是生物演化而来的能力),死而未死者的脑中现象归为温暖与安全。43分之后,已经组织不起有序结论的大脑感受到属于它自己的终结后,为咒声所暗示的大脑留下念咒者的安抚声中走完自己的黄泉路。

如果我们将开始的咒声理解为死而未死者最后的五感现象,中断后在结尾再起的念咒者的声音是却是响在脑中的,因为咒声已成呢喃。而这时的咒声从无感情的念怂却化为温柔的安抚。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往生咒的咒语确实起到了帮助死而未死者走完最后一路的作用,如果未执既为解脱,那么死而未死者显然得益于此咒。科学与宗教,心与物的关系,在一张专辑中集中得到探讨,而死而未死者实际上在我们的意象中仅仅是躺在僧人前的一个得到及时超度的死者罢了,没有窦唯,又有谁知道这个死而未死者所体验的黄泉之路呢?

[1]慧律法师谈《华严经》
[2]http://v.ku6.com/show/BVGR-AQ1BjZVSyehBkNxhQ...html 濒死体验记录片,不赘叙。
[3]http://tech.sina.com.cn/d/2010-05-31/13394250147.shtml濒死体验由脑内电活动爆发所致


真是一个考听力的事情啊。一开始听第一遍就开始好奇窦仙儿究竟在念什么。于是强迫症就逼我不断不断的反复听细节,导致我现在忽略了音乐本身。实属惭愧。不过也被我听出了最肯定的两段经文。相信在我之前或之后一定还有很多人听到了更多出来。欢迎补充。

1.般若佛母心咒(其实就是心经最后那一段的梵文)

“噶雅他唵,噶帝噶帝,波呐噶帝,波呐桑谟噶帝,波帝雅,娑诃。”

罗马音:gayata om gate-gate para-gate parasan-gate bodhi svāhā

信佛者一般认为诵此咒能得大涅槃,证入佛三昧,能证真相,而得印持,自然无苦不除,故名为一切咒王。

2.莲花生大士心咒

唵阿吽 班渣 咕噜 贝玛 悉地 吽 
ōng ā hōng,bān zhā er(轻声) gǔ lǔ,bēi mǎ xī dì hōng。

西藏最有名的咒之一,称为金刚上师咒。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你就是在净化环境、净化你自己和其他一切众生。念诵此神有助于修行和觉悟。念诵莲花生大士心咒取的圆满证悟境界的话,就能有利益自己和一切众生。


还有人说听到了往生咒
我也贴在这里,大家可以仔细听听看有没有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诃”

nā mó ā mí duō pó yè。duō tuō qié duō yè。duō dì yè tuō。 ā mí lì dū pó pí。ā mí lì duō。xī dān pó pí。 ā mí lì duō。pí jiā lán dì。ā mí lì duō。pí jiā lán duō。 qié mí nì。qié qié nuó。zhǐ duō jiā lì。suō pó hē。

功德:现世一切所求都能如意获得,不被邪恶鬼神所迷惑。可消灭四重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憎恨、愚痴),连毁谤大乘经典的罪都能消除。

希望从这三个经文功德来看,也可以帮助大家更理解这盘专辑



【西苔岛珠宝、护肤】转载,向原作者致敬!欲知更多,需肤质用皂建议,找Mask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