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园地 >最细腻的二战故事

最细腻的二战故事

2022-05-07 22:57:00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美] 安东尼·多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高环宇 

豆瓣评分:8.9

2015年普利策小说奖。




正文字数:2421字

预计阅读时间:十分钟


发行四年,豆瓣评分高达8.9,评论人数却只有寥寥1870人。


作为二战题材的故事,这本书很“奇怪”。


它不像《西线无战事》,有着真实到令人心悸的战争描写,也不像《昨日的世界》,透露着时代剧变下惶恐又自持的文化意识。


它也许是有关战争背景下,最孤独又最温柔的一个故事,它有着流离和分别的悲伤底色,却拿人性里最光明的一面,。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发表于2014年5月,以二战期间,德占区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失明的法国女孩和一个参军的德国男孩在战争中成长的故事。故事的高潮起于1944年,略知近代史的读者都清楚地知道那个时代的终局,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篇也正是1944年。这一开头就留下的故事悬念就这样悬而未决了三百多页,它在逐一铺开的时间线里变得更加浓厚,多个人物的命运在最后时刻交织在了一处,精彩纷呈。


——“想象丰富、错综复杂的小说以二战恐怖为背景,以简短、优雅的篇幅探讨人性以及技术对人类的摧残。”普利策文学艺术奖小说奖评委会


——“对细节和隐喻的感知令人目眩,娴熟地将男女主角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们冲破一切禁忌也要给彼此温暖的故事。” 《旧金山纪事报》


——“作者的语言从来都令人心潮澎湃。”《洛杉矶时报》


外媒普遍好评如潮


作者安东尼·多尔(Anthony Doerr)在国内知名度寥寥,事实上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被中信出版社(中信和后浪简直称得上出版界莫大的良心!)发行以前,该作者并没有任何公开发表的中文译本作品,这本书似乎是大多数内地读者通向作者的唯一渠道。


读者在这本书里将见识到一种新颖的被称作“片段式”的叙事手法。安东尼采取了严格的AB-AB-AB循环式的二元结构进行写作,从女主人公玛丽洛尔→男主人公维尔纳→玛丽洛尔→维尔纳…之间切换,保持着强迫症般对称的章节。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穿插着极具镜头感的景象描写驾驭了这种新奇的手法,并不紊乱,反而更紧凑地推动时间线的延伸。


作者本人曾在《The Rumpus》(美国杂志)里对该手法解释道:

  

我发现,将一个主人公悬置几页不理,而是转向另一个主人公,这有点像传统的叙事模式,因为读者停留在悬而未决之中,急于想要知道暂停的那个章节里的故事情节。我也很喜欢成组地组织章节,看看创造出来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
最后,我觉得这种结构可以给读者提供反应的空间。我要求读者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紧跟两位青少年主人公的脚步,所以我希望读者能够在章节之间有一个停顿间隙,能看见一些空白的地方,能够在陷进去之前暂时放下一会儿。


这种手法很像电影中的交叉叙事,作者对景象描写的拿捏也颇具画面感,隐隐营造出一股宿命气氛。


举两个例子(无剧透,可放心食用。):


“烧焦的纸片从脚边飘过,树影婆娑。

… …

燃烧的树木,烟熏火燎的房屋,锁匠站在车道的碎石上看着最后一缕光线隐退。

… …

蜘蛛忙着在梁上结网,飞蛾扑打着窗户,下雨了。”

(所省略部分为剧情描写部分,在此只为解读意象,故省去。)


这段发生在巴黎被占领前,玛丽洛尔跟随锁匠父亲逃难到埃夫勒镇时的景象。此时逃难的人群萧索,能接纳难民的住处已经人满为患,锁匠在安慰年幼的玛丽洛尔之后沉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最后一缕光线隐退”营造着黑暗降临的压迫跟无助,“蜘蛛结网”就像匆忙的求生之旅,“飞蛾扑打着窗户”则有前路渺茫的意味。


以文笔见长的作家里,这种描写单看语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但是像安东尼·多尔这样将之穿插在各个场面之间,精细处理着每一个描述对象让它们无比契合情节和角色心理状态的作家就非常少见了。我们常常记得一两句诗却记不起全诗乃至诗人是谁,这就是所谓的“有句无篇”,往往因为它们只是一个空泛的意象没有某种情节去给予句子画面以外的感受空间。


“月色皎洁,月光如瀑,疏散的云层掠过树梢,落叶纷飞。但是,风吹不动月光,维尔纳看见它散出一道道从容不迫的光芒,缓缓地、缓缓地穿过云层,透过空气,照在每一寸坑坑洼洼的草地上。

为什么风吹不动光?”


这是战争结束时维尔纳看到的景象,此时的维尔纳经历了战争的血痕以及与玛丽洛尔的相遇后,想起幼年跟妹妹在煤矿厂流浪的时光。“为什么风吹不动光?”并不是问句,这是想当然的事实,,却又丧失了身而为人的诸多梦想。这里的光就是人类的人性之光,而世事的风扰动云层落叶,也扰动不了人性之光。


整部小说的语言皆是这样诗化的风格,战争的壮烈极少有正面描写,偶尔又像乍现的闪电一般出现,恰好落在已经进入情境的读者心上,用正在上映的一部佳片名字去形容,叫作暴烈无声。


其实故事里的男女主角的人设颇有些童话意味,盲女玛丽洛尔虽境遇悲惨但天真烂漫,维尔纳为了走出局促的孤儿院和照顾妹妹当上了技术部门的通信兵。此时外界哗然巨变,少男少女的大好年华却依然有着美好的想象和生存的活力。故事里串联起两人缘分的宝石“海之焰”和穿越悠悠岁月的“收音机”有种乌托邦的意味给予年轻的他们来自未来的慰藉,他们相遇在中世纪古城圣马洛,海浪跟炮火同时落在古城沧桑的城墙上,繁星点点,天长水远。


很浪漫,带一丝血色;

很残酷,带一些无奈。


“战争对爱做梦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为少见的二战题材原创小说,以炫目的语言技巧传达着寻常的电影分镜也难以展现的画面体验,视觉描写之外,还通过嗅觉、听觉、触觉的感官描写塑造了出彩的人物和心理状态,故事里的配角也多是画龙点睛之笔,他们参与了主人公的成长和心理变化,共同诠释了一个时代下普通人的悲欢,给这个梦幻的故事留了真实世界的刻痕,深刻动人。


豆瓣上关于《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有一条被点赞最多的评论:



对此我想说,小说的结局固然有些悲伤,战后的世界满目疮痍,经历战争的人们心里都有着无法痊愈的伤痕。如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里讲,“那样一代人,即使躲过了炮弹,也被战争毁灭了。”可多尔却似乎在说那些柔软的情感的延续,跟冰冷的死亡和炽烈的炮火无关,跟大人物的纷争和小人物的颠沛无关,跟离乱的逃亡和安定的生活也无关,只跟朴素的人类的情感有关。


虽然短暂,但是永恒。


做个预告吧,4月5日,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去世,享年82岁,继今敏之后,笔者崇敬的动画电影巨匠又走了一位。我想在未来几期阅读和电影相关的推送里,做一个日本动画电影巨匠的专题,聊聊宫崎骏和高畑勋老爷子的“爱恨情仇”。国漫火速发展的当下,日本动漫界的那些巨匠对这个时代从事着动画产业的创作者而言意义非凡,略尽薄力,纪念一下那些逝去的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