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家风采 >德彪西:贵族化的风雅纤细和精雕细琢,钢琴史上独树一帜的钢琴风格

德彪西:贵族化的风雅纤细和精雕细琢,钢琴史上独树一帜的钢琴风格

2022-07-02 02:51:41


钢琴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意味着钢琴艺术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钢琴演奏家来说,更是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在手指触键及踏板技术方面提出新的课题;不仅如此,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心灵体验都需要超越传统,进行全方位的更新。而印象主义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克洛德·德彪西 1862-1918

摘自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尚音爱乐|--


德彪西生于巴黎近郊,8岁起师从肖邦的女弟子学习钢琴,11岁就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和作曲, 22岁时以合唱曲《浪子》获罗马大奖。他曾作为俄国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克夫人的家庭音乐教师随其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在国内又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和印象派画家莫奈等人过往甚密。1889年他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接触到爪哇等地的东方音乐,深感兴趣,从此在创作上逐渐开辟了印象主义音乐的蹊径。

 

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在意识上和感情上是反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但是由于其创作生涯在年代上与浪漫主义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在他的钢琴音乐(尤其是早期作品)中仍然留有浪漫主义的痕迹,不过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他在竭力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从他的钢琴作品标题来看,德彪西喜欢在音乐创作中寄托于梦幻世界这是浪漫主义的一大特点,但德彪西的梦境远比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悠远,不仅在时间上从远古埃及、中世纪跨越到20世纪以来的大工业时代,在空间上也已超出欧洲版图,在印度、埃及、美国和东南亚之间神游。浪漫主义音乐家喜欢在创作中结合其他艺术,德彪西也有同样的倾向,但他并不是具象地描绘或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而仅仅暗示地表现瞬间、零星的印象。如同浪漫主义音乐家,德彪西也热爱甚至崇敬大自然,钢琴音乐中描绘大自然的题材比比皆是,但是他并没有像浪漫主义音乐家那样借景抒情,既不表现人世间的矛盾和激情,也没有小人物的悲悲戚戚而是超然物外,精神邀游在水光山色之中,在虚无缭纱的意境中进入一个忘我无我的境界。他追求一种怡静的意境——一种需要更高修养和渊博知识的人们来理解的音乐境界。

 

如果说对浪漫主义"父辈"音乐存有叛逆精神,那么对巴洛克"祖辈"音乐甚至更久远的音乐却有着明显的亲和力,这种怀古之情也是他有意识要在音乐中表现的。这一点从不少早期钢琴作品的标题如《向拉莫致敬》以及《前奏曲》、《小步舞曲》、《帕斯比叶》、《萨拉班德》、《托卡塔》等古老体裁即可看出。在写作织体上,他崇尚复调性偏爱运用多声部的线条进行;在钢琴风格上,他继承了法国古钢琴学派典雅、清晰、装饰性强的特点;在结构上,他倾向简约精炼,运用大量的中古调式及素歌主题等。德彪西崇尚古典精神,但他绝不刻意仿古,而是从古代音乐中汲取养料,走出自己革新的路子。德彪西为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印象主义本身在钢琴艺术史上历时并不太长久,但却架起了从浪漫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之间的桥梁。

 

德彪西对钢琴音乐的最大贡献在于和声手法上的大胆革新和对钢琴音响潜力的进一步发掘。他打破了传统和声中以和弦连接声部进行所形成的动力展开为主的手法。和声不再是功能性的。每个和弦可以脱离调性而有其独立的意义,在运用上不必顾及前后上下的逻辑关系,完全取决于色彩的需要。犹如印象派画家在油画中的着色或在点描主义绘画中的色彩点,德彪西在他的钢琴音乐中大量运用孤立的大小三和弦、平行和弦、加音和弦、四度叠置的和弦、全音阶、五声音阶、双调性、中古教会调式及其特有的和声等。他运用许多不协和的音响,却不为制造紧张的戏剧性效果,而意在细腻、精致的色彩效果。德彪西这种打破调性束缚和自由处理不协和音的做法,为20世纪的作曲家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德彪西是继肖邦之后又一位挖掘钢琴内在音响的大师。他不主张扩大钢琴的音量幅度,而尽力挖掘弱音范围内的无穷层次。正如他本人所说的"应该使入了解钢琴是一件以槌击弦而发音的乐器。"因此德彪西的钢琴乐谱上总是写满了p、pp、ppp、甚至pppp的力度记号,而穿插其间的f、ff的记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对比和反照出现之用,并且往往在一、二小节之内运用pp<ff、ff>pp 的手法,产生短暂闪现、转瞬即逝的印象。如《金鱼》…。

 

不仅如此,他还常用低沉的持续音与高声部并置进行的和弦相结合的写法在钢琴上造成泛音移位的效果。如《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

 

有时利用踏板产生余音振动来造成特殊的色彩效果,如《阿那卡普里山丘》。

 

这种无界和弦是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特有的记谱方式,常伴以" en laissant vibrer" 的字样用以表达遥远朦胧、虚无缥缈的意境。意在让人聆听和弦发出以后的音后音。另一方面,德彪西的钢琴音乐确有勾起人们无限遐想的魔力,但却并非含混不清,而是显示出最大可能的精确、严谨和洗练。事实证明,他的音乐要表现得极其清晰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不仅反映在对演奏触键音色的要求上,同时也反映在对他许多乐曲中别具一格的精致的结构安排处理上。

 


德彪西的钢琴创作

 

德彪西1884-1900年间的钢琴创作属于他的第一时期作品,主要有: 《两首阿拉伯风格曲》(作于1888年)、《贝加莫组曲》(作于1890年)和《为钢琴而作组曲》(作于1900年)。德彪西的第一期作品还未形成真正的印象主义风格,仍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但是在和声运用上已开始探寻新路。例如《阿拉伯风格》的第一首中运用了中古调式,出现了平行和弦及不协和和弦的平行进行。

 

两首阿拉伯风格曲


《贝加莫组曲》受象征派诗人魏伦《假面具与贝加莫》诗歌的启发而作,原诗影射古代的假面舞会,而德彪西则通过模仿巴洛克组曲形式追溯到古钢琴时代,表达他对法国古钢琴先辈的缅怀与崇敬。组曲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叶》构成。其中的《小步舞曲》与18世纪宫廷《小步舞曲》优雅的步态风格相去甚远,却巧妙地运用纤巧柔弱的古钢琴音型,营造出一种仿佛从花园遥望客厅内绰约飘忽、翩翩起舞的幻觉,不时透露出高雅的贵族气息。而脸炙人口的《月光》虽有脱离尘世、进入梦幻的浪漫主义情绪流露,但印象主义的气氛却已昭然若现。


贝加莫组曲-月光


1900年的《为钢琴而作》组曲与1890 的《贝加莫组曲》的创作年代相隔10 年,采用的依然是巴洛克组曲形式,包括《前奏曲》、《萨拉班德》和《托卡塔》,但显然比先前的早期作品有了新的创造。其中不仅出现了全新的和声语言,而且在情绪上见不到浪漫主义的蛛丝马迹。自己更多地运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用清新典雅的巴洛克的古钢琴连断奏语汇,表现色彩变幻的和声及片段式的旋律动机,昭示了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性的音乐精神。


版画集-雨中花园


德彪西的第二期作品写于1901-1904 年,这是他印象主义风格最成熟的阶段,但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1903 年写的《版画集》中的三首乐曲《塔》、《格拉纳达之夜》和《雨中花园》以三个截然不同的国家地区作背景,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个套曲中。《塔》表现的是东方寺院中的佛塔,作曲家汲取了东方音乐的风格。乐曲的同一主题用不同节奏在不同的音区反复奏出。旋律基于五声音阶,色彩性和弦频繁出现,又有对佳美兰乐器的音响模仿,全曲充满异国情调。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织体的写作上,打破了传统的钢琴织体写法。乐谱本身给人以视和听的享受。《塔》的谱面结构宛若一座塔本身的结构。

 

低声部长时值持续音象征着塔的底座,中声部的持续动机象征东方的"锣声",而高声部的五声音阶的旋律宛若塔体上的精致的装饰之物,或者是小银铃声。乐曲从一开始就弥漫着遥远的静观气氛,表情也如佛面上如谜一般的"微笑"。

 

版画集-塔


类似《塔》这样的复调织体写法,在德彪西日后的钢琴作品中屡屡出现。而构成复调结构的旋律,持续动机和长时值持续音的三个层次虽往往互换位置,但三者的结合产生的音响平衡总是那么地完美。

 

1905 年和1907年写的钢琴套曲《意象集》第一和第二集完全奠定了印象主义钢琴风格的基础。它们在音乐表现上与偏重画面形象的《版画集》相比更为抽象。1905年,当德彪西完成了第一集后,便自信地对出版商说"我确信本曲能在舒曼的左侧、肖邦的右侧占有一席地位。"德彪西在《意象集》这两集套曲中创造了全新的和声语言,揭示了崭新的音响世界。第一集包括《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和《运动》三首乐曲。其中最杰出的一首《水中倒影》证实了水波与光影晃动的效果。乐曲一开始在低音五度持续音程上出现二级和弦和减三和弦的反复进行,犹如水面上显现的浮云的倒影。中声部的旋律片段又如款款落下的树叶。《水中倒影> 1 - 4小节。


意象集-水中倒影


高声部八度与低声部八度反向进行,停留在附加二度音的和弦上,仿佛落叶在水中激起的涟漪。接下去用分解和弦(降Ⅲ一I )表现水波逐渐扩展而引起的光影摇晃及水面闪现的回光。这一切都是作曲家在静观中得到的瞬间印象,这种宁静致远的意境给人以无穷困味。

 

《水中倒影》是用音阶型分解和弦及琶音构成的,充满着钢琴化的灵动感。而与此不同的是,《向拉莫致敬》选择了管风琴的织体写法。全曲均由和弦块组成,利用不同和弦的织体厚度进行对比。而交替出现的中古调式,弗里几亚调式与爱奥里亚调式,加之缓慢而庄严的萨拉班德舞曲节奏,把人们带回古老悠久的法国音乐传统中。

 


意象集-向拉莫致敬


20 世纪初以来,随着近代大工业的萌发崛起,西方许多作曲家偏爱以节奏的机械反复来表现"机器时代"的高速运动。《运动》可说是这种倾向的最初体现。乐曲十六分音符三连音连续不断的运动,犹如旋转不停的轮子,这里所显示的并不是生命的律动,而是元生命的机械运动。又一次预示了新古典主义的到来。

 

意象集-运动



《意象集》的第二集比第一集的表现手法更为精致,音乐语言更为复杂深奥而富于暗示性,贵族化的趣味也更为浓郁。在这里,对声音感官美的追求成了主宰一切的因素。意象集的第二集由《透过树叶间的钟声》、《月落荒寺》和《金鱼》三首乐曲组成。

 

意象集-透过树叶间的钟声 


《透过树叶间的钟声》通过全音阶构成的和声用三行谱表四声部的织体写法在钢琴上表现了法国乡村教堂远近大小钟声的混响,给人以纯音响美的享受。

 

意象集-月落荒寺 


《月落荒寺》这首乐曲虽有月光和荒寺的点题,但作曲家并未用音乐来描绘画面,而是暗示某种神秘朦胧的诗意幻境。色彩丰富的和声不以音型式的伴奏出现,而伴随着旋律移动,达到"加厚"旋律的效果,这是和声色彩运用上的新创造。


意象集-金鱼 


1900年写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是作曲家献给时年5岁的爱女修修的。组曲共包括6 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它们是《练习曲博士以《小象的催眠曲》、《对洋娃娃唱的小夜曲》、《雪花飞舞》、《小牧童》和《木偶的步态舞》。这些小曲是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充满童趣和想象。作品的音乐语言既精炼集中又丰富多彩,颇有幽默感。

 


练习曲"博士" 

小象催眠曲 

洋娃娃小夜曲 

雪花飞舞 

小牧童 


木偶的步态舞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美学原则在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第一集和第二集各12首)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这些前奏曲不仅在音乐语言上比他前写的相同体裁的作品更为新颖,而且在素材的选择上也是空前的丰富。写于1913年的第二集是写于1910年的第一集的自然延续和发展,只是其文学含义更抽象,音乐语言更复杂(出现多调性因素) ,在演奏上更难以诠释。前奏曲的标题包罗万象,既有关于古代传说和神化故事的,如《德尔菲女舞手》(第一集第1首)、《沉没的教堂》(第一集第10首)、《埃及古壶》(第二集第4首)、《水神) (第二集第8首)、《普克之舞》(第二集第10首)等,又有人物肖像题材,如《亚麻色头发少女》(第一集第8首)、《黑人歌手》(第一集第12首)、《怪癖的拉维西将军》(第二集第6首)、《皮克威克礼赞》(第一集第9首)等,还有以西班牙民间音乐为题材的如《中断的小夜曲》 (第一集第9首)、《阿尔汉勃拉大门》(第二集第5首) 。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帆) ( 第一集第2首) 、《平原上的风) ( 第一集第3首)、《西风所见》(第一集第7首)、《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第一集第4首)、《浓雾》(第二集第1首)、《枯叶》(第一集第2首)、《雪上足迹》(第一集第6首)、《灌木林》(第二集第5首)、《月照楼台)(第二集第7首)、《阿那卡普里山丘)(第一集第5首)等,此外还有两首被称作通往练习曲之路的前奏曲《交替三度)(第二集第1 1首)和《焰火》(第二集第12首)。



米开兰杰利演奏《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12首 


德彪西的前奏曲虽然每首都有标题,但并不像浪漫主义的标题音乐那样引起人们非常具体的联想和深切的感情体验。印象主义的标题音乐只是给人一种朦胧的暗示。德彪西将钢琴前奏曲的标题写在乐曲结尾后面的括号内,这一点恰好说明了他只想提供标题性的气氛,而非真正的标题音乐。要理解和体验它们,需要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精深的文化修养和极其善感的心灵触觉。

 

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不仅是他本人钢琴作品的精华,同时也将这个体裁的创作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

 


亚麻色头发少女 



在德彪西的第三期创作( 1914一1917年)中钢琴作品不多。除了为两架钢琴而写的《黑与白》、《六首古代碑文》以外,主要的作品是12首钢琴练习曲。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又有所改变。癌症疾病的折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使他对人类的美好希望都破灭。战争期间,德彪西受一位法国出版商之约,编订一套肖邦练习曲。编订过程中,他再次接触到肖邦探索过并试图解决的一些钢琴演奏技术上与音乐表现上的问题,从而萌发了创作的灵感与冲动,欲写一套练习曲,进一步探讨钢琴上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德彪西写作这套练习曲也正是为了再次焕发自己的创造力,战胜身心的痛苦。

 

与浪漫时期作曲家大多数练习曲相比,在德彪西的练习曲中,辉煌的炫技,宏大的音量,飞快的速度不再是作曲家的兴趣所在。在《练习曲》这个教学实用性很强的体裁上,德彪西赋予极大的创新,在钢琴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响天地。他大量运用双调性、复合调式和新的对位手法以及丰富的触键与踏板用法,进行音响色彩上的探索。从技术上来说,原先适用于古典时期及浪漫时期练习曲的传统弹奏定式已不再适用。人们不仅需要学习新的演奏技术,更需要从理性上、听觉上有新的认识接受新的概念体验新的感觉。

 

练习曲分前后两集各6首。从技术上看他不仅对前人练习曲中已有的三度、六度、八度及和弦练习曲赋予新的内容,而且提供了新的课题,如装饰音练习曲、四度练习曲、同音反复练习曲、对比音响练习曲等。在第一集的6首中,作曲家着重总结了他钢琴创作中和声上的大胆突破和创新之处。在第二集的6首中,作曲家则主要是对钢琴作为一种乐器所拥有的音响及其特性进行探索。

 

德彪西的12首钢琴练习曲是自肖邦以来音乐会练习曲传统的继续,是德彪西的音乐风格与演技特性的有机结合。这些练习曲有着与作曲家其他钢琴小品相似的艺术气质和音乐精神。德彪西在探索新的钢琴演奏技术的同时,又创造了12首各具特色的音乐诗篇。可以说,德彪西的钢琴练习曲在钢琴练习曲的历史上成为又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德彪西的钢琴练习曲 


德彪西是法国民族的天才,是在世纪交替时期最伟大最具独创性的作曲家,他在钢琴艺术史上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那过于贵族化的风雅纤细的趣味和精雕细琢的形式只能在当时的少数人群中寻找知音因此往往陷于孤芳自赏的境地。这一新的音乐思潮对于德彪西同时代的青年音乐家说来是壅塞不闻的。故而真正继承印象主义风格的钢琴作曲家并不多。提起德彪西,人们往往会想到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拉威尔。

 

摘自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尚音书房

·

·

德彪钢琴作品全集

·


上海音乐出版社《德彪西钢琴作品全集(套装共8册)》曲集从法国引进,作品集钢琴技巧之大成,每首乐曲都表现了作者对所见所闻事物的印象,是作曲家最伟大的杰作之一。都标志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的确立。

  

特注:本期内容由尚音爱乐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推送,版权由出版社提供,尚音爱乐编辑。


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可进入上海音乐出版社官方平台 


听音乐尚音爱乐堂

点击图片二维码聆听阅读





聆听贝多芬明媚温馨的《春天》气息

齐默尔曼 | 音乐是时间里的情绪流动|贝多芬”皇帝“与”悲怆“

钢琴音乐中的新约 | 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全集

......



尚音爱乐|人生新境界




尚音爱乐|人生新境界

shangyinaiyue

聆听世界 感悟人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


投稿与合作:shangyinaiyue@163.com

将音乐推向更深更远处,我的意义

感谢支持专业化、人文化的音乐学习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