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家风采 >跟我学针灸——361日每日学1穴(一百二十五胃经冲阳穴)

跟我学针灸——361日每日学1穴(一百二十五胃经冲阳穴)

2022-05-29 02:56:36

 

 

归经

足阳明胃经穴

 

穴名

冲阳

 

冲阳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冲阳穴的位置



出处

“胃……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灵枢经·本输》)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灵枢经.根结》)

 

别名

1.“一名会原。”(《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医心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普济方》、《针方六集》、《循经考穴编》、《疡医大全》、《针灸集成》)

2.“一名会原,即仲景所谓趺阳也。”(《类经图翼》、《学古诊则》、《经穴图考》)

3.“会原,会涌、趺阳。”(《中华针灸学》)

4.“一名会原、趺阳、会涌、会骨。”(《中国针灸学》)

5.“会原、趺阳、会骨、会屈、会涌。” (《针灸学》)

 

穴名解释

1.“冲阳,阳之冲,故动脉独大,在足跗  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医经理解》)

2.“冲阳者,冲有冲任、冲血海、冲气,冲脉之分也。冲任任脉属血,络肝冲气是  肾发奔豚之冲气为病。冲血是太冲之脉,《内经》曰:前日广明,言阳经照于太阴也;后日太冲,言肾气从背而上街顶,使水火既济也,赖中黄之冲阳脉以合阴阳也。今言冲脉者。因胃之原气,谷气,血多气多,半襄阴阳,而出于太冲脉,阳是阳明,冲者直冲,故名冲阳。人之将危,太冲、太溪、冲阳皆无脉者死。胃气将绝,冲阳脉断;肾气将绝,太溪脉止;肝脏将绝,太冲无脉。若急  证寸口脉断,诊此三脉,可决死生。”(《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3.“冲指动。穴属足阳明胃经,正当足背跌阳脉处,考胃脉至此,冲出本经,因名冲阳。”(《经穴命名浅解》)

4.“本穴在足跗,阳经外侧,舆太冲穴为邻,故名“冲阳”。冲,有当前正迎之意。人举足迈进或扬脚撩踢之时,足跗首当其冲,即冲阳之意也。治口蟡、齿龋、腹坚、寒热,以及跗肿足缓等证。以经络所在导引下行也。”(《针灸穴名解》)

5.“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为足阳明经的‘原穴’。《甲乙经》卷三谓:‘在足  趺上五寸,骨问动脉上,去陷谷三寸。’考‘冲’,有冲要之义。(后汉书·南匈奴传) ‘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屯列冲  要。”阳’与阴阳对,凸出外露皆可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阴,山南为阳。’此穴在足背最高当动脉搏动处。《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冲阳脉绝死不治。’故以其位高居脉之冲要处,故名冲阳。”(《穴名释义》)

6.“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问动脉上,解溪下二寸。冲,信道也。阳明多气多血,喻穴处为本经阳气之信道,故名冲阳。”(《经穴释义汇解》)

7.“冲,冲要,冲动;阳,指足背,在上。穴当足背最高处。故名。

《金针梅花诗抄》冲阳条:‘高居冲要号冲阳。’太冲条:‘太冲莫误作冲要,动脉还居后上方。’即指逭两种关系而言。”(《针灸穴名释义》)

 

主治病证

1.“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针灸甲乙经》)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瘤,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王冰注)  

2.“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若肠中伏伏,不思食物,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脉经》)

3.“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冲阳主之。胃脘痛,时寒热,皆主之。”(《针灸甲乙经》、《中华针灸学》)

“风水面跗肿,冲阳主之。”(《针灸甲乙经》、《中华针灸学》)

“腹大,不嗜食,冲阳主之。”(《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中华针灸学》)

“足下缓失履,冲阳主之。”(《针灸甲乙经》、《中华针灸学》)

4.“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备急千金要方》、《中华针灸学》)

5.“厉兑、三间、冲阳、偏历、小海、合谷、内庭、复溜,主龋齿。”(《备急千金要方》)

“曲鬓、冲阳,主齿龋。”(《备急千金要方》、《中华针灸学》)

“天枢、丰隆、厉兑、陷谷、冲阳,主面浮肿。”(《备急千金要方》)

“冲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备急千金要方》)

“冲阳、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备急千金要方》)

“经渠、阳池、合谷、支沟、前谷、内庭、后溪、腕骨、阳谷、厉兑、冲阳、解溪、主热病汗不出。”(《备急千金要方》)

“主疟先寒洗浙,甚久而热,热去汗出。”(《备急千金要方》)

“冲阳、束骨、主疟从脚肪起。(《备急千金要方》、《中华针灸学》)

6.“主皮先寒,热病汗不出,口热痛,胃管痛,时寒热皆主之。齿龋痛,腹大不嗜食,振寒而欠,狂妄而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下缓失履,风水,面驸肿。”(《外台秘要》、《普济方》)

7.“主疟令人寒,齿龋痛,腹大不嗜食,振寒。”(《医心方》)

8.“治偏风口眼嗰斜,肘肿,齿龋痛,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振寒,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针经节要》、《普济方》)

9.“伤寒三阳头痛……枧其色脉知在何经而取之……如脉浮而长,过在手足阳明。刺合谷、冲阳。”(《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洁古刺诸痛法……腰痛。身之前足阳明原穴;身之后足大阳原穴;身之侧,是少阳原穴。此针之撮要也。”(《云歧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10.“治偏风口眼蜗斜,寒热如疟,牙痛。”(《扁鹊神应针灸玉龙》)

11.“主面浮肿,足痿失履不收。主热病汗不出,振寒而战欠,先寒洗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主疟从足起,腹大不嗜食,偏风口眼喎,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齿龋痛。”(《西方子明堂灸经》)

12.“《西方子》云:……主面浮肿,足痿。又主热病汗不去之,疟从足起,腹大。”(《普济方》)

13.“治口眼喎斜,红肿,脚背红肿,气聚不散。”(《琼瑶神书》)

14.“主偏风口眼喁,跗肿,齿龋。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华针灸学》)

15.“主治偏风口眼喎斜,齿龋,跗肿,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发狂。”(《古今医统大全》)

16.“主面肿,口眼喎斜,齿龋痛,腹大不食,足痿,及热病汗不出,寒战,发狂,疟疾。”(《医学入门》)

17.“主偏风口眼喎斜,龋齿,跗肿,寒热,腹胀,不嗜食,振寒而欠,足缓,狂妄,弃衣而走,身前痛。”(《针方六集》)

18.“胃虚实皆拔之。……主偏风口眼喎斜,面浮肿足痿,上齿龋,腹坚大不嗜食,热病寒疟,及久狂不愈,脚背红肿,足缓不收。”(《循经考穴编》)

19.“主治偏风面肿,口眼歪斜,齿龋,伤寒,发狂,振寒,汗不出,腹坚大不嗜食,发寒热,足痿,跗肿,或胃疟先寒后热,喜见曰月光,得火乃快然者,于方热时刺之,出血立寒。《天星秘诀》云:兼条口、绝骨治足缓难行。”(《类经冈翼》、《针灸集成》)   

20.“胃虚实皆拔之。”(《针灸易学》下)

21.“虚实皆拔之。……治口眼喁,齿龋,跗肿,腹坚大,发寒热。”(《针灸逢源》)

22.“主治顏面麻痹,齒痛,齒齦炎,癲瘸,嘔吐,腹部膨脹,食慾減退,下肢麻痹。”(《高等針灸學講義》)

23.“主偏風口眼媧斜,傷寒病,振寒而欠,久狂。”(《針灸指南》中)

24.“主治各病,諸法無效。刺之可也。”(《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

25.“《天星秘訣》:足緩難行先绝骨,次尋條口及衝陽,(十二經治證主客原絡訣):腹填心悶意凄愴,惡人惡火惡燈光,耳聞音動心中惕,鼻衄唇暍瘧又慯,棄衣驟步身中熱,痰多足痛與瘡疡,氣蠱胸腿疼難止,衝陽、公孫一刺康。……《千金》……主振寒而欠。”(《中華針灸學》)

26.“治療下肢神經痛或麻痹,足關節炎,牙痛,齒齦炎,癲癇,嶇吐,鼓腸,食慾不振。”(《新針灸學》)

27.“主治下肢神經痛及麻痹《樞股踹外廉骨痛、瘓疵痹不仁),足關節炎(跗腫)、齒痛(齒齲)、嘔吐(善嘔)、鼓腸(腹中滿脹不得前後),食慾不振(腹大不嗜食)。”(《中國針灸學》)

28.“主治面浮腫,偏風口眼媧斜,上齒痛,腹堅大,不嗜食,足痿,腳背紅腫,狂疾。”(《針灸學》)

29.“主治偏風口眼歪斜,牙痛,腹堅大不思食,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精神病,足緩不收,足跗部腫痛等。”“配百會、大陵、合谷、神門、後谿、心俞治精神病。”(《針灸學簡編》)

 

部位

现代:

标准定位:冲阳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正坐取穴

冲阳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

取法:正坐垂或仰卧位,距陷谷穴3寸,当足背动脉搏动处取穴。

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正坐取穴。

仰卧或正坐位,在足背的最高处,动脉搏动处取穴。

 

 

冲阳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冲阳的位置(肌肉)


冲阳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古证:

1.“足阳明跗上动脉。”(《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脉经》)

2.“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灵枢经·本输》、《黄帝内经太素》、《针灸集成》)

3.“在足趺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医心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集书》、《针灸聚英》、《古今医统大全》、《针方六集》、《疡医大全》、《针灸集成》)

4.“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三寸,(一云:二寸)。”(《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5.“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去陷谷三寸。”(《千金翼方》)

6.“(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问动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

7.“在足跗上,去陷谷三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针经节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普济方》、《针灸学简编》)

8.“《素注》:跗上五寸,骨间动脉。”(《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9.“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一寸。一云:二寸。”(《西方子明堂灸经》、《普济方》)

10.“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二寸。”(《普济方》、《神应经》、《针灸大成》、《类经图冀》、《学古诊则》、《针灸易学》、《针灸全生》、《经穴图考》、《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1.“在跗上,去内庭五寸。”(《徐氏针灸大全》、《针灸全书》)

12.“冲阳陷上二寸放。”(《针灸问对》下)

13.“内庭上五寸,骨间动脉。”(《医学入门》、《针灸集成》、《高等针灸学讲义》)   

14.“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广注:去陷谷三寸,内庭上五寸,仰足取之,动脉应手。”(《循经考穴编》)

15.“冲阳庭后五寸换。”(《经络汇编》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厘正按摩要术》)

16.“从解溪下行足跗上,即脚面也,高骨间动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17.“解溪去庭六寸半,寸五原来至冲阳。”(《罗遗编》中

18.“在解溪下一寸半,足迹上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刺禁论》曰:刺跗上中大脉,即此跗脚面也)。”(《针灸逢源》)

19.“足跗上五寸正中行,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针禁论):针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即此穴也。”(《针灸集成》)

20.“足跗上骨间动脉,足背动脉也。” (《高等针灸学讲义》)

21.“足二指本节歧骨后二寸。”(《针灸指南》中)

22.“在足趾跗上五寸大动脉是穴。”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23.“在足跗上五寸,即足背最高动脉处。”(《中华针灸学》)

24.“内庭穴(中趾与次指之间)之上五寸。骨间动脉侧。”(《新针灸学》)

25.“在足背第二第三耽骨之间。”(《中国针灸学》)

“从第二第三踮骨之接合处微前,有动脉处陷中。”(《中国针灸学》、《针灸学》)   

26.“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应手。”  (《针灸学》)

27.“体表定穴法  在足背部,当足背的最高点处(直对第二踏骨间隙),可摸到足背动脉搏动。”(《针灸学简编》)

 

归经与穴性

1.“胃……过于冲阳。……为原。”  (《灵枢经·本输》、《黄帝内经太素》)

“足阳明……溜于冲阳。”(《灵枢经·根结》、《针灸甲乙经》)

2.“足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针经节要》、《普济方》、《针灸聚英》、《针方六集》、《针灸集成》)

3.“足阳明胃。”(《医心方》)

4.“足阳明之原。”(《云歧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5.“冲阳为原。”(《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6.“足阳明胃脉,所过为原。”(《古今医统大全》、《针灸大成》、《循经考穴编》、《中华针灸学》)

7.“足阳明所过为原。”(《类经图翼》、《经穴图考》)

8.“为原穴也。”(《学古诊则》)   

9.“胃原穴。”(《针灸易学》下)   

10.“胃脉所过为原。”(《针灸逢源》、《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针灸学》)

11.“系胃经的原穴。”(《针灸学简编》)

 

针法、灸法及感传

1.“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黄帝内經素問·刺禁論》、《類經圖翼》、《針灸逢源》、《經穴圖考》、《針灸集成》、《中華針灸學》)

2.“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針灸甲乙經》、《針方六集》、《類經圖翼》、《針灸集成》)

3.“灸三壯。”(《外臺秘要》37、《西方子明堂灸經》、《普濟方》、《針灸指南》)

4.“(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黄帝内經素問·氣穴論》王冰註)

5.“刺入三分,灸三壯。”(《医心方》)

6.“針入五分,可灸三壯。”(《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聖濟總錄》、《針灸资生經》、《針戀節要》、《普濟方》、《神應經》、《針灸聚英》、《針灸大成》、《針灸集成》)

7.“《素註》:……刺三分。”(《針灸資生經》、《普濟方》)

8.“《素註》:針三分,留十呼。《素問):刺足跗上動脈,血出不止死。”(《針灸聚英)5、《針灸大全》)

9.“針三分,灸三壯。”(《古今医統大全》、《醫學入門》、《針灸易學》、《針灸逢源》、《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

10.“《針經》: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竇氏:針人五分。”(《針方六集》)    

11.“《銅人》:針三分。.《素註》: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一云:禁灸。《素问》:刺足跗上動脈,血出不止死。”(《循經考穴編》)

12.“針三分。灸三壯乃至五壯。”(《高等針灸學講義》)

13.“禁針。”(《針灸指南》中)   

14.“《素問》):刺足跗上動脈出血不止者死。”(《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

15.“禁針,灸三壯,正坐垂足取之。”

“按:本穴位居大動脈上,宜禁刺,如須刺此穴,以小針淺刺,無使出血,慎之慎之!(《中華針灸學》)

16.“針三分深,灸五至十分鐘。”(《新針灸學》)

17.“針三分(禁用粗針),灸三壯,不能多。”(《中國針灸學》、(針灸學》)

18.“針二至三分;灸三壯,或五至十分鐘。”(《針灸學簡編》)

 

局部解剖

1.“在足背之最高所,第二第三楔狀骨與第二第三踮骨之關節部,當長伸拇筋舆短伸拇筋之間,循背骨問動脈分佈淺腓骨神經。”(《高等針灸學講義》、《中華針灸學》)

2.“在足背的最高處,第二、第三楔狀骨與第二、第三踮骨的關節部,當伸趾長肌腱之内緣,有足背動脈,分佈着來自腓淺神經的足背内側皮神經。”(《新針灸學》、《針灸學》)

3.“有伸拇長短肌、腓骨神經、胆前動脈。”(《中國針灸學》)

4.“①針刺通過之組織層:皮膚,皮下組織,趾短伸肌。②神經、血管:足背内側皮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腓深神經;足背動脈。”(《針灸學簡編》)

 

简要结语

[正名]  衝陽,出《靈樞經·本輸》。

[別名 有二:一名會原,出《針灸甲乙經》,《外臺秘要》等書從之;一名趺陽,出《類經圖翼》、《學古診則)等書從之。其他別名不足為憑。

[部位 古代文獻記載基本一致。“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出《針灸甲乙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書從之。經仔細觀之在“足跗上五寸”一句費解。疑“五寸”二字為衍文。

[體表定位 “在足背部,當足背的最高點處(直對第二雕骨間隙)。可摸到足背動脈搏動。”(《針灸學簡編》)

[歸經 歷代文獻記載一致,屬足陽明胃經穴。

[穴性 胃經原穴。“胃……過於街陽,為原”,出《靈樞經·本輸》、《針灸甲乙經》等書從之。

[主治病證]    

(1)    唐代以前   

《黄帝內經素問·刺瘧論》:“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浙,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曰月光火氣,乃快然。”《黃帝內經素問·繆刺編》: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脹满,不得前後。”

《针经》:“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苦腸中伏伏,不思食物,得食不能消。”

《針灸甲乙經》:“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善齧頰齧唇,熱病汗不出,口中熱痛,胃脘痛,時寒熱。風水面册腫;腹大,不嗜食。足下级失履。”

《備急千金要方》:“瘿,勞氣。齲齒。面浮腫。足痿失履不收。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熱病汗不出。瘧;瘧從脚脐起。”

《外臺秘要》:“皮先寒,熱病汗不出,口熱痛,胃管痛,時寒熱,齒龋痛,腹大不嗜食,振寒而欠,狂妄而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下緩失履,風水,面册腫。”

《醫心方》:“瘧令人寒,齒齲痛,腹大不嗜食,振寒。”

(2)宋代以後增加的病證

“偏風口眼喝斜,肘腫,腹堅大,久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傷寒三陽頭痛,如過在手足陽明;腰痛。”(《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

“腳背紅腫,氣聚不散。”(《瓊瑶神書》)   

“身前痛。”(《針方六集》)

“胃虛實皆拔之。”(《循經考穴編》)

“颜面麻痹,齒痛,齒齦炎,癲痫,嘔吐,腹部膨脹,食慾減退,下肢麻痹。”(《高等針灸學講義》)

“主治各病,諸法無效。”(.《古法新解會元针灸学》)

“腹填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音动心中惕,鼻衄唇喝疟又伤,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十二经治证主客原络诀》)

“下肢神经痛,足关节炎。”(《新针灸学》)  

“下肢神经痛及麻痹(枢股踹外廉骨痛,瘼痰痹不仁),足关节炎(跗肿);齿痛 (齿龋),呕吐(善呕),鼓肠(腹中满胀不得前后),食欲不振(腹大不嗜食)。”(《中国针灸学》)

“精神病。”(《针灸学简编》)

[针法 古书记载不同。一说“刺入三分”,出《针灸甲乙经》,《医心方》等书从之;一说“刺入五分”,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等书从之;一说“禁针”,出《针灸指南》。现代临床一般“针二至三分”,出《针灸学简编》。

[灸法 历代文献记载一致,“灸三壮”,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书从之。现代临床或用艾卷灸五至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