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家风采 >刘索拉写严力:以自己为邻《70年代》【成蹊人物】

刘索拉写严力:以自己为邻《70年代》【成蹊人物】

2022-07-27 00:58:38

 严 力 1985 年 于 纽 约 东 村


 

《70年代—關於青春記憶》圖片展

  Memories about youth-1970s

 

本次展览受到海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故延长展览至2016年5月22日,欢迎大家继续观展,感谢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可以关注微信号留言。

 

  

策展人:成 蹊  

 

学术主持:霜子 (鲁双芹)

 

特别感谢:严力   鄂复明

 

参展名单:

 

芒克    刘索拉   李银河    张郎郎    马可鲁   陈庆庆   岳重   曲磊磊 林莽  潘婧   鲁燕生   竺风  宋淮云   张新华   鲁晓芹   严力       李之林   张寥寥   王汝烨   冯孝敏   张大伟   阿元   霜子   鄂复明   胡贻良   巩建生  張駿   陈卫国   陈善鸿   周倜   李南   李舟   张澎  张润峰   戈毅   郭北阳   于彪

 

开幕时间:2016年3月26日 下午3:30

Curator: CHENG Xi Opening Reception: 3:30pm, March 26, 2016

展览时间:2016年3月26日—5月22日

Exhibition Time: March 26- April 24, 2016

展览地点:成蹊当代艺术中心一号馆(望京六百本北区一层A07)

Exhibition Venue: First Exhibition Hall, CHENG XI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


 


以自己为邻


文/刘索拉


   严力是我们这代独树一格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能永远保持微笑的旁观姿态不停创作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能出色跳迪斯科和伦巴舞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会自嘲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不露伤痕不发酸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不捏造深沉的诗人;是我们这代少有的城市诗人。

 

   我和严力的岁数差不多,从80年代起,就有了很多共同的朋友。直到现在,共同的朋友圈还在扩大。他是《星星》和《今天》的一员,。我不曾属于那一群,70年代时,连仰慕这些才子的边儿都没沾上过。还是到了80年代,由于北京年轻艺术男女的朋友圈,才认识了跳起迪斯科就停不下来的严力。那时候他在舞场上属于聚光,尤其是和他当时的女友在一起跳伦巴舞,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严力1976年与芒克自建的地震棚 

 

   记得当时,我认识了很多的诗人和文人,唯有严力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听不懂。因为他不说“人话”,你说今天真暖和嘿,他会用“另起一行”之类的话回答。你要是刚认识这样一个人,还真接不住这种对话!

 

   但当时他属于我们那个朋友圈里一份子,我们就自然成了迪斯科的舞伴,这种舞蹈也没什么舞伴可言,就是两个人对着发疯,谁和谁都没什么关系,有时候突然能疯到一起了,看起来跟hip-hop舞蹈大赛有一拼,绝对没有伦巴舞那种雅趣。除了疯跳舞,不和他对话,想要知道他是什么人,就去看一句他的诗。


1978年严力芒克于玉渊潭   

 

我认同他的诗句,还曾经为他一首诗“生命就像一座房屋”谱过曲。这个粉丝一当,就一直当到现在。从他80年代的诗一直看到他现在写的诗,我明白他比很多人都更早就做了对自己艺术态度的选择:在80年代最热火朝天的中国文化复兴一开始,当《星星》和《今天》的才子们最倍受中国和世界关注的时候,他就决定:

 

           叼着自己的影子

            从阳光里

            灯光里

            甚至迷人的月光里

            出去了

            永远

            出去了

             ——《明天的一首狗诗》(1986年)

 

   他很聪明地选择了作局外人的身份,无论是在八十年代诗歌狂热的国内,还是在九十年代世界热切注视中国诗人的海外,还是归国后各种身份的有空可钻… 他都一直采取旁观,但并不等于停止和等待。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使他一直保持敏锐,一直创作力丰富,不停写诗作画,不停探索他自己的语言独到处和作为当代诗人看社会的视角。他似乎没打算继承或承传中国古代诗人意境;更没打算继承和承传五四或新中国豪情诗歌的壮语;也没打算崇尚俄罗斯乡野伤感文学;也更没打算效仿欧洲晚期浪漫主义的呐喊…. 更更没有很多现代诗人那种造作的拼凑文字来迎合读者的无知。他很早就选择了一种集各种“灰色”幽默之大成,更加有城市风格的,更轻松又刻薄,自嘲又一针见血,也更加代表当时中国城市青年的语言和情感:

 

我梦见米饭在往历史的反方向走

走成米粒

走成稻子

走成种子

又走成米饭

空前的孤独哇

尤其是在

吃饱了之后端着像空碗一样的土地

我的手在发抖“

——《孤独》(1988年)

这位诗人为自己选择的人生态度和他选择的这种简约顺畅的刻薄文字,就像是演奏钢琴练习曲,一直演奏到今,在越来越看似简单的文字音阶中隐藏着诸多对中国当代荒谬的社会风情的嘲讽,对卑微的伪文学家们的挖苦:

 

尽管当事人在讲解与烹调无关的事

夹了一筷子表示弯腰的菜


——《现代文学》 (2014年)

 

1977严力与多多   

回顾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诗歌界文学界,从中国到海外,诸位才子们幸苦而沉重地扛着中国各时代启蒙文化的承传,在世界对中国文学的种种偏见和误区中挣扎着显露头角,而严力干脆把一切都简化了,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姿态生活和写诗。他即没打算当中国的“波多莱尔”,也没打算跟“唐璜”争风流,更没打算跟“布莱克”竞争男性激素,也没打算承担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重任。看他的爱情诗歌,就能看到他除了要让自己从光中消失,还要让自己从“当大男人”和大情人的义务中也消失:

 

脚踏两只船的时候最紧张的是

她往我心灵深处更深的地方离去

更深的地方我还没有去过

 

我们之间

虽然有蛋黄和蛋清的感觉

但问题是

蛋壳在哪里

 

过去的朋友回来索取过去的情诗,

但题赠已被改过

我常常置创新于羞愧的窘迫

——《敌人》(1994年)

 

/ 严力 1983年

 

   到了九十年代,他成了个父亲,还试图用惯常的局外口气来解释那掩盖不住的天然喜悦:

父亲的头衔证明了

游走的精子还会游回来


——《父亲的头衔 》(1995年)

 

    他终于成了好父亲,不再依赖年轻时简单判断“我住在你那儿是否快活-(生命就像一座房屋 1985)”而行为,他在诗中形容了对生活的新体验:

看着自己在早市上拎着一袋食品

一袋

各种各样的叫卖声

一袋

经过精打细算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

一袋

生活的重量

——《早市的太阳》(1995)

 


中年的迷茫

成为了桌上的剩菜

要不要打包

我犹豫了很久

忽然发现

是在家中而非外面的餐馆

此时电视里传出了广告曲

我早就不在乎歌词的意义了

只要有优美的旋律

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哼

哼是搅拌成糊状的生命

——《感受》(2012年) 

 

   他的幽默使对现实的投降变成聪明的局外姿态

 

生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

顺畅表达自己的机会

因为生活不可能是顺畅的

这就像很多文章里的桥

经不起真实的过桥行为

所以一看到这些桥

就必须从水里游过去

 

——《短句 2012》

 

去女友家/ 严力 1983年

   而他则把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失望变成不同的幽默画面:

 

消息传来

有点不真实

怎么说呢

就像避孕套

戴在了黄瓜身上


——《诗歌口香糖  2012.17》

 

 

你还知道只要使劲地踮起脚尖

几乎每个人都能看到灿烂的前途

问题是这个姿势坚持不了多久

 

——《你知道 》(2012年)

 

   他喜欢省字,喜欢点到为止。他明白真理的持续短暂:

 

真理的存在

就是在与你擦肩而过时

互相点一下头


——《擦肩而过》( 2014年)

 

因此,他很明白,在大部分时间:

创新太难

在词语里造出所谓炸弹的人

常常只是几响庆祝自己生日的鞭炮

——《敌人》( 2012年)

 

   这就是他的一种严肃,一种明白,“以”自己、以家、以社会、以国家、以功名“为邻”,是严力的诗句主题,置身于局外并不等于放弃,读者们能从他的诗句中找到对社会各种现象和对人生各种疑问的形容和严力式的解答。他其实绝对不会放弃诗的责任,可能是因为:

逆风正在梳出我的发型

为了美

不回头“

(1981年)

 

刘索拉  2015. 04.22 于北京

 


 

严 力 ,“ 我 和 我 的 秘 书 ”, 1991 

 简介: 

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出生于北京。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1979年开始绘画创作。为北京民间艺术团体星星画会的成员。1984年在上海人民公园展览厅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是最早在国内举办的前卫个人画展。1985年留学纽约,1987年在纽约创办一行诗歌艺术团体,并出版一行诗歌艺术季刊。出版的有:诗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散文集、画集等二十多本。画作被上海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收藏。近十年来曾被邀请为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访问学者,获《诗选刊》2004·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韩国翻译中心及仁荷大学诗人艺术家访问学者、写作翻译中心访问学者、台北第十届国际诗歌节、应聘太平洋路德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现代艺术和文学、首届长安诗歌节长安现代诗成就大奖、第50届马其顿斯特鲁加诗歌之夜诗歌节、德黑兰第二届国际诗歌节、网易读书栏目首届《新世纪诗典》2011年度的成就奖。阿联酋迪拜 “第六届国际文学节”,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的诗歌春天朗诵会等。目前居住于上海和纽约。


更多精彩的回忆文章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成蹊公众号!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前言

 

文/成蹊

 

 在一次与霜子和刘索拉的聊天中,听她们描述70年代的画面,她们几个大胆的少女身穿泳衣,在玉渊潭公园骑自行车,弹琴唱歌…… 配上70年代的荒凉城市背景,如电影般的画面,在我脑海挥之不去。这也许是70年代青少年浪漫主义生活最初的呈现。我想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怎么会产生如此自由的心灵! 

   

         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关于青春的记忆。

 

         每个人都是在逝去青春以后才开始回味青春的宝贵,其实相对于死亡,活着就是青春,我们还是继续无意识地书写着我们的青春,正如当年一样的无意识,就像此刻!

  

         70年代,是他们的少年或青年时代,是他们成长的年代。他们上山,下乡,写诗,打架,玩文艺,闹革命……70年代的经历奠定了每一个人最初的价值观,甚至决定了人们一生的选择,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苦闷,闲散,绝望,乏味,同时又富有激情,渴望自由渴望表达。他们一般是自学,读书和写作是本能的需要,,70年代的文学和绘画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和心境中慢慢生发出来的。他们是具有独立精神和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群体。生命是不可预期的,他们中很多人后来都非常有成就,成了诗人,学者、作家、艺术家,但当时是想不到的,他们的成长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展览不是简单的回忆过去,而是历史在当下的意义。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但历史和人一样都是选择性记忆,每个人心中的历史,每个时代书写的历史都会不同,所以历史和人生都是考古学,它需要不断的挖掘,呈现,才会更加接近真实。从收集到来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或猜想到,每张模糊的小照片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同一个时代,形态各异的人生,丰富多彩的青春。那些稚嫩的脸是多么鲜活和生动。希望能通过照片挖掘出这些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这个活动,随时提供你们能找到的照片或其他资料。

 

        此次展览涉及的内容包括知青记忆,白洋淀诗群和北京文化沙龙,无名画会、星星画会,民刊《今天》等,那是70年代特有的风景。当生命以回放的方式呈现时,结局突然变的不重要了,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历史是复杂的,一定有不同观点的学者,亲历者,观众,期待大家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感谢诗人霜子的积极推动,感谢为此次展览提供作品,史料和文章的学者,艺术家,好朋友,没有你们的支持无法完成这个展览。

 

        最后感谢在这个无趣的时代,活着一群有趣的人。

 

        不管人们以什么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青春如此令人感动,如克茹亚克所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016.3.11于望京

 


欲了解更多资讯请联络我们,也欢迎您将资讯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成蹊当代艺术中心,推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致力于推广新文化,新艺术,新观念!主要展示和推广有学术价值和实验性的艺术家的作品和项目。以呈现最高质量的创作和展览为首要原则,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项目,同时构架艺术家和社会、机构、收藏家之间的桥梁。通过展览、学术交流、文化沙龙,实验演出,出版等方式,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的进程。

CHENG Xi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upholds the belief  “Independence of Spirit, Freedom of Thinking”. We are devoted to promoting new art, new culture and new idea. We mainly demonstrate and promote works and projects of artists who are of academic values and with an experimental spirit. With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presenting works and exhibitions of quality at the highest level, we are proactively developing cooperative projects home and abroad, and are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artists and the society, institutions and collectors. By means of exhibitions, academic exchanges, culture salons,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s and publishing, we aim to help advance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in China.

 


 

参观注意:(一号馆在北区,二号馆在南区,之间相隔200米)

一号馆地址:北京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六百本商业区北区一层内街A07(麦当劳旁边,见桂林米粉旁边进入内街即是)

 

二号馆地址:北京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六百本商业区南区一层内街B05同一首歌旁边,见木北造型旁边进入内街即是)

 

1,开馆时间:930——1830(周一闭馆)

2,乘车方式:成蹊一号馆):地铁14号线,东湖渠站,D口出来前行10米,进入内街(麦当劳旁边)六百本北区内街一层A07

(成蹊二号馆):六百本南区内街一层B05

 

3有地下停车场:

一号馆在北区,入口在麦当劳和农业银行旁边。

二号馆在南区,入口在南区最南端,大中电器旁边。(均免费前一小时)

4,联系电话:1324196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