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家风采 >还你一个正经的德彪西

还你一个正经的德彪西

2022-04-28 19:52:12

· 此“印象派”非彼“印象派”


实际上“印象派”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一个概念上的名字,它是音乐评论家主观上给德彪西的音乐贴的标签。


他的音乐在当时,甚至直至今日,都被认为是非常抽象难懂的,所以大家不知道怎么去定义,就强行贴了“印象派“的标签。


这个概念最初由绘画艺术而来,指的就是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 中心人物嘛,就是现在的美术圈最受宠的莫奈、雷诺阿等法国印象派大师们。


然而,德彪西的音乐可不止是受他们的影响,实际上,从马勒、雷诺阿到莫奈、高更,再到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都先后对德彪西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比如下图为蒙克的画作《星夜》,其中的捉摸不定与朦胧美都对德彪西作品中那种神秘感有深入的影响。


另外,大家知道印象派画作一个著名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光线的明暗对比,比如莫奈经常针对同一个景物,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作画,对比不同的光线角度对景物的印象。


同样,德彪西的音乐中,在原本古典乐“大调明亮,小调暗淡“的常规玩法上,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和弦结构,并且打破了之前惯有的和弦走向,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德彪西的音乐会被大家归类为“印象派音乐”,然而德彪西并不喜欢人们这样“标签化”他在作曲中的这些技法。


实际上,那时候的评论家这样来形容他的音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他们认为德彪西的作品晦涩难懂,就如同印象派画作在当时并不受到理解一样,不乏嘲讽之意。


德彪西本人也对这个标签非常反感,甚至把那些批评家称为”imbécile“(法语“白痴”之意)。


· “艺术潮人”德彪西


德彪西的作品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画面感和诗意。19-20世纪位于世界艺术之巅的巴黎,海明威笔下“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里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


实际上,在德彪西早期的音乐生涯中,他确实受到很深的法国文学影响。比如Vasnier先生给他引荐了Paul Verlaine, 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象征派诗人之一,而这也是他早期音乐创作最大的灵感来源。



还有一层诗意体现在作品的标题上。 德彪西的作品很多都有小标题来帮助理解,虽然即使如此还是被听众吐槽作品太抽象听不懂。。。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小标题本身就充满文学感。小编本科是法语文学专业的,然后那时候特别喜欢看这些标题来涨姿势,接受文学的熏陶。


不仅如此,德彪西对绘画艺术也非常感兴趣,在18、19世纪风靡过欧洲的中国风及19世纪下半叶被巴黎前卫艺术家视为时髦的日本风,他都无一落下,是当之无愧的潮人一枚。


说到这儿也有个小段子,据说当时资助德彪西的梅克夫人(参照上一篇预热文章)就经常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日本人”。


(德彪西请朋友雅克·杜朗以日本版画为摹本绘制的唱片封套《大海》(1905)——是不是很眼熟!)


正是因为受亚洲文化的影响颇深,德彪西的音乐中很容易听到东方色彩,并且在亚洲尤其是在日本地区颇受欢迎。


他的音乐经常毫无违和感地出现在日剧的BGM中。据说《月光》在日剧中出现频率之高,让人都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有什么典故。。。


最近小编还看到2016年的一部日剧名字直接就叫做《再见了德彪西:钢琴侦探岬洋介》,虽然本质是一个悬疑剧情片,但是德彪西的《月光》再次出境,变成了全剧的一个重要“线索点”。



好了,不知道说到这儿,上一篇德彪西给大家留下的“渣男”印象,是不是稍微好了点呢(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