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家风采 >文友主页丨张桂林:月光里的往事(外一篇)

文友主页丨张桂林:月光里的往事(外一篇)

2022-03-19 00:33:28

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文友档案】

       张桂林,男,1966年1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当过教师,担任过乡镇干部、街道武装部长、街道。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诗歌协会副会长,东昌府区委宣传部主任科员。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歌、散文在作品《诗刊》《星星》诗刊、《绿风》《作品》《山东文学》《天津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回乡》获《山东文学》、网易等主办的“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诗歌奖。作者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月光里的往事


    老孔头两口子都有痨病,整日地喉喽气喘,腰身都没直起过,咳嗽起来上半截身子一顿一顿的,腰弯得更低了,好像身子略微一直就会把气管挣断。老孔头的老婆生育一儿一女后就没再生育。儿子是老大,常年在外,一年到头也就能见到一两次,至于干什么行当,没有人能说清楚。有人说看见过老大孔令国有时深更半夜背着布袋回家,可是谁也没和他碰过照面、打过招呼,看见他的人也只是从他的身材和散发出的气息上分辨的。那个被认作是孔令国的人总是贴树影、溜墙根,走路轻飘飘的没有一丝声响,像在月光里滑行,看见他的人还没回过神来,他一闪就没了踪影。


    一个冬天的夜晚,打更的刘猫在屯子南边生产队场院外西北角的树下撒尿,忽然发现一个人影从南边的路上急速地向屯子里奔来,刘猫认定是孔令国回来了。他把尿憋了回去,提起裤子朝着那个影子迎了过去,那个影子一股风一样向西折向了院墙的南边。刘猫返身贴着北院墙向西围堵过去,绕院墙转了一遭,只发现一头脱缰的低头咀嚼羊草的驴。院墙里是一垛垛干羊草,白天装马车外运时,总有一些草顺着风刮到墙外。这头驴是老杨家的,刘猫从它身边走过时,它把腚朝刘猫的方向挪了挪,回过头用眼角斜视着刘猫,耸动两下耳朵,耷拉着眼皮表情空洞、漠然,目送刘猫离开。


    刘猫后来说,老杨家的驴和他有过节。


    前两天这头驴溜到了场院里偷吃生产队的羊草,刘猫拿着棍子吆喝着想把驴赶走,驴看了看刘猫,大嘴巴张了张,咧了咧,狠狠掠了一口草,细嚼慢咽,旁若无人。刘猫有些恼怒,嘴里嘟囔着“就是老杨头也要让我三分”,照着驴的后胯抡起了胳膊粗的棍子。棍子在空中划的弧线离驴有四五十公分的光景戛然而止,他双手感到一震,不知不觉就松开了棍棒。一道的黑影晃过眼缝的刹那,他竟鬼使神差的把头向左一闪,棍子的一端贴着他的右耳向身后飞去,在空中飘落的数十根羊草有三五根落在了刘猫的肩头。我当时躲在草窝里和小伙伴儿藏猫猫,透过遮挡眼睛的羊草顺着“当啷”的那一声脆响看去——其实,那驴不但听到木棍携带的风声,用眼角的余光也看到了横扫过来的木棍。它拉长驴脸施展驴技,头一低重心移至前腿,举起后蹄向木棍踢去。我看到的是驴踢飞木棍后的情景:驴头从低处猛地向上甩起,两只后蹄先后落地,数十根羊草在空中蹿了蹿,就顺着风势落了下来,刘猫肩头上的那几根羊草被一阵风吹落在地上。



    浓浓的月色倾泻而下,填平了白天坑坑洼洼路面。刘猫转了两个弯儿来到老孔家屋后。他的裤裆和裤腿内侧凉湿湿的,好似结了冰碴子,才意识到刚才忙里慌张地没把那泡尿憋利索。他敲了敲老孔家的后窗,喊道:老孔,我是刘茂田,大小子回来了吗?屋里一阵剧烈的咳嗽后,有了应答:“没——回——来啊!”屋檐下几只麻雀受到惊吓,扑棱棱飞出窝巢,融进了月光里。刘猫在他家门外蹲守到天明,脚冻得猫咬一般,眉毛胡子都结了霜花,除了听到老孔头两口子拉风箱般喉喽气喘的声音,没发现孔令国出没的身影。刘猫,原名刘茂田,五十岁左右,早年丧妻,既当爹又当娘地把年幼的三个儿女养大成人。多年来生产队一直照顾他,白天干些零活,秋冬季晚上打更巡夜,多挣些工分养家糊口。他双眼细小,常年半睁半闭似睡似醒,形态如一只捕鼠经验丰富的狡诈的老猫,屯子里人都喊他“刘猫”。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妇女或老爷们打开屋门,倒掉夜壶,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猪哼狗叫,鸡也偧着翅膀开始觅食。老付家门口停放了两辆从科左中旗连夜赶来的装满蒲草的马车,刘二涛套好生产队搞副业的马车甩几声响鞭向城里奔去,石疯子戴着白毛的狗皮帽子左臂挎着粪筐右手提着粪叉子在屯子后边的坨子上悠闲地转悠着……新的一天就这样在平和、宁静中开始了。刘猫满怀沮丧,宁愿相信夜里看到的是一头驴,或者是自己出现了幻觉,也不愿意寻根问底了。


    1977年初冬的一个傍晚,。大人们都聚在老孔家的院子里议论纷纷,隐隐约约地听到他们说老孔家的大小子在白城犯了大案。我和几个孩子趴在窗台上听屋里的动静,屋里说话的声音很小,嘁嘁喳喳的,我们也听不清说的什么。夜幕像大鸟的巨翼忽闪几下,天色在忽明忽暗中黑了下来,,走出了老孔家的院子,屋子里传出了女人的尖利的哭声。那哭声仿佛在地下蕴藏了多年,猛然间挤出地缝在屋内炸开,我浑身激起了小米般的疙瘩,头皮触电了似的酥麻,头发也惊悚地立起。大人们纷纷涌到屋内,我和小伙伴们像一只只呆鸟,伫立在夜色里等待大人领我们回家。


    孔令国的母亲一病不起,这年年底就去世了。刘猫和我父亲关系很铁,经常来我家喝酒,在他们的酒气烟熏中,我知道知道了孔令国的一些事情——孔令国在我们这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小绺道上的知名人物。他出事后,深更半夜常有一个腿脚不利索的中年男人趁着月色敲开老孔家的后窗,悄悄地扔下一些东西就消失在夜幕茫茫的坨子深处。





大兰子


    1977年底的一个月夜,大兰子走了。她是和一个瘸腿的中年男人走的。这是我和小伙伴儿藏猫儿时看到的。


    多少年过去了,大兰子和那个瘸腿的男人离去的背影在我的记忆中时常浮现——藏猫儿的伙伴儿都消失在夜的深处,那个凄冷、空旷的夜晚被如水的月光一遍遍照亮。


    大兰子在屯子南头的路口站住,回过头望着她家的方向。她没看到我,或者说根本没留意一群在草垛墙角吵吵嚷嚷玩耍的孩子们。我却看清了她脸庞滴淌的泪珠,也看见了她暗淡的双眸中闪耀的一点点灯火,那应该是她家窗户投射出来的。此时,她父亲老孔头应该脸贴着窗户透过结着霜花的玻璃向南边的路口张望,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咳嗽喷出的气流,化成了扑棱棱的小鸟,落在了大兰子的心头,尖利的鸟爪抓疼了她的心。我看见大兰子的窄窄的双肩抖动了一下,转身紧走几步,赶上了那个瘸腿的男人。


    大兰子比我大六七岁,她读完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哥哥孔令国长年在外流荡,很少回家,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大兰子在生产队劳动工挣半拉子工分,在家里伺候患肺病的父母,还喂养一头肥猪。左邻右舍都夸大兰子能干,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浑身上下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干起活来风风火火的。在我的印象里,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她脸上总是挂着汗珠。


    大兰子的父母患有严重肺病,很少和邻居来往。她家没有和我同龄的玩伴儿,我也很少去她家,对她印象比较深源于人们对她家的议论。刘猫某日说,老孔家大小子整年在外溜逛不务正业,见不着个影儿,早晚得把两个病秧子气死。大胖他娘某日说,大兰子,多好的丫头,投错胎了。何叶叶的大哥某日说,大兰子长得真俊啊,当咱的媳妇就好喽。大兰子身材秀颀、匀称,瓜子脸白里透红棱角分明。她那两只水灵灵的眼睛左顾右盼时像春风拂过水泡子,荡漾起细密的波纹,悄然地展露出少女的清纯和质朴。我常把她和贴在墙上的年画《红灯记》剧照中的铁梅相比,她少了铁梅的机智和勇敢,多了少女的甜美和柔情。


    大兰子简单自然地生活着,她像清晨草甸子开放的一株马莲,或是草坨子漫坡上的喇叭花,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1975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对于大兰子来说,就像刚打开花蕾的梨花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倒春寒,洁白的花瓣一夜枯萎落地成泥。



    秋天的一个傍晚,正是社员下工的时候。生产队院子里人声嘈杂挤满了人,我跑过去钻过人群的缝隙,看见大兰子脖子上挂着两穗用细绳系着的玉米棒子。大兰子站在人群围起的空地上,双手捂着脸低声地啜泣,两穗玉米棒子在她隆起的胸前左右地摆动。高中毕业回乡青年、护秋队成员王小四用手指点着被人群围在当中的大兰子,向围观的人们讲述抓住大兰子偷玉米的过程。


    王小四上高中时,。他领着他们到“三不管”的沙坨子荒坡打柴草。当然,趁看护人员不注意,也会溜到生产队的草甸子偷割一些柴草。带着红袖标的高中生那神气劲儿,让我羡慕极了,以至于我对没有带红袖标的王小四也产生了几分敬意。何叶叶的哥哥没有我这种感觉——当着我和何叶叶的面说,王小四那小子在学校里就是一个笨蛋,啥啥不行,,!老话儿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话还真准儿,,星期天在屯子里晃来晃去也神气了一阵子。他毕业回乡后,巧言令色假积极得到了队干部的重视,被安排和刘猫一起负责全屯巡护工作,成了刘猫的部下,整日地骑着高头大马东跑西窜,煞是威风。这小子干了没几天就想把刘猫一脚踢开独掌大权。他看见大兰子下工回家路上在生产队地里掰了两穗玉米,认为立功的机会到了,便咋咋呼呼地把两穗玉米拴上细绳挂在大兰子的脖子上,押往队部准备游街。


    刘猫正在队部值班,听到王小四的吆喝声和大兰子的哭声,走到院子里问个究竟。大兰子哭诉着:爸爸说想吃新玉米,我就掰了两穗儿……刘猫看一眼王小四,挥挥手对围观的人群大声说:“按队里的规定,大兰子应该游街,她爸爸喉喽气喘病得不轻,也没大活头儿了,想吃两穗玉米棒子情有可原,大家散了吧。扣大兰子一天工分,大兰子也先回家,其余的事我和队长去说!”


    大兰子没有游街,可那根拴着两穗玉米的细细的绳子像缠绕在她身上的毒蛇一样,成了她的噩梦。大兰子确实变了,表情木然,见到人就躲躲闪闪。我再也没有看到她的笑脸,或听到她的笑声。她天真快乐的青春岁月,就这样被萧萧的秋风吹进了冰封的冬季,或被彻底地埋在了那厚厚的黄沙下,芳菲殆尽。


    两年后,大兰子的哥哥在白城犯了大案,母亲也因伤心过度抱病身亡。她远走他乡,嫁给了他哥哥出事后常来接济他家的那个神秘的瘸腿男人。





【栏目简介】


    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小编总为不能为众多文友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与其他文友交流的平台而苦恼。如今想出这么个办法:


    在副刊公众号开设一个新平台“文友主页”,将文友们的得意之作展示出来;该栏目只在公众号发表,报纸版面上仅刊登一下目录。投稿给该栏目,不必是原创首投,只要作者自己喜欢,已发表过的亦无妨,且投稿者所处地域对上稿无影响,该栏目无稿酬。欢迎上稿文友转发自己的主页!


    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投稿要求:

    文体不限,原则上不少于两篇,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

    来稿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文友主页”。

    谢谢合作!



【往期回顾】

        文友主页丨赵艳红:风花雪月

        文友主页丨姜宝兵:只有梅花是知己

        文友主页丨陈德军:渤海月色·汉槐冬韵

        文友主页丨周冰:又是一年燕归来

        文友主页丨戴连强:我陪娘走姥姥家

        文友主页丨苏艳:夜海棠

        文友主页丨王洪君:最美人生落日红

        文友主页丨张丽:落叶之殇

        文友主页丨陆永先:在平仄中寻找快乐

        文友主页丨冯长祥:小说二题·夜行记




END


■作者:张桂林   ■编辑:王晓松


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