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曲赏析 >飘逸的诗魂

飘逸的诗魂

2022-07-27 01:36:34


有着“诗仙”美誉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与中国酒文化高度融合的著名人物。然而,作为一个胸怀远大抱负、诗文纵横天下的天纵之才,,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冷遇,用封建时代的衡量标准来看,他是完全失败的。

因吴筠等人的推荐,李白怀着一腔热忱奔赴帝都长安。他是洋洋得意的。他来了,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降辇而迎,以七宝床赐食,并亲为调羹。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而诗人自己也把这次会面当做大展宏图的机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原以为有着天纵之才的自己,一定能有一个施展的天地。但他太天真,,但在长安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一直处在以诗文侍奉皇帝的御用文人的尴尬地位。才华横溢的他,五岁就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二十五岁起诗人就离开四川,背负着故乡的月光,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供奉翰林,只是个闲职而已,更何况庙堂之上多权贵的谗毁,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怎能忍受。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他深受朝廷的排挤。力士拖靴、贵妃磨砚,更是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之中。他在层层困难与挫折中行走,就像一个在荆棘丛中迷失了方向的探险者。有着“诗仙”美誉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与中国酒文化高度融合的著名人物。然而,作为一个胸怀远大抱负、诗文纵横天下的天纵之才,,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冷遇,用封建时代的衡量标准来看,他是完全失败的。



因吴筠等人的推荐,李白怀着一腔热忱奔赴帝都长安。他是洋洋得意的。他来了,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降辇而迎,以七宝床赐食,并亲为调羹。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而诗人自己也把这次会面当做大展宏图的机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原以为有着天纵之才的自己,一定能有一个施展的天地。但他太天真,,但在长安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一直处在以诗文侍奉皇帝的御用文人的尴尬地位。才华横溢的他,五岁就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二十五岁起诗人就离开四川,背负着故乡的月光,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供奉翰林,只是个闲职而已,更何况庙堂之上多权贵的谗毁,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怎能忍受。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他深受朝廷的排挤。力士拖靴、贵妃磨砚,更是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之中。他在层层困难与挫折中行走,就像一个在荆棘丛中迷失了方向的探险者。



他注定了要离开。当诗人看清统治阶级的真面目时,于是继续他的漂泊之路。虽然帝都是繁华的,但不属于他,于是决定离开。既然决定了离开,便义无返顾。他的生命在行走中得到升华。上一次漫游,诗人离开了故乡四川,再也没有回去,现在这一次漫游,,以后便再也没有重游。

黎明时分,诗人骑一匹五花马,扬鞭催马,绝尘离开了长安。

风在呼啸,马蹄声急,诗人的梦被彻底踩碎了,随风而逝。诗人心中难言的孤独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怀着无言的忧伤去游历无言的山水,去会远方的朋友。冥冥中,他觉得有一种约定在等待着他,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召唤他去赴那个心中涌动了很久的盟约,他要用他的诗笔来答谢那个盟约,他的笔下流出的诗篇很美丽,一幅盛唐气象。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了嵩山,一首壮丽无比的诗篇将要诞生了。

马蹄向东,千里奔走,地阔天长。他走过的地方,到处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山水田园的清流在汩汩流淌。黄河就在他的前方,他加快了鞭子,只见五花马风一样向前急驰。黄河边上,他停了下来,河水拍打着河岸,涨了又落,落了又长。抬起头来,发现一只大鸟从远方的天际飞来,他看看那只鸟在高空飞翔着,然后在水天相接的远方消失。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落魄长安之后方明白,做官不易。做官要会钻营,要会投机,要会拉拢。对于最高统治着,要学会放下架子,学会听话;而对于自己的下级,要能够颐指气使,八面威风。因为太想做官,而又学不会这些,所以他只能苦恼着,并被这些苦闷时时压抑着,等无法承受的时候,他选择了诗歌,他认为诗歌这个东西真好,很公平,凭自己的才华和灵性吃饭,要有天赋,要有真本事,自己有这个才能,况且只有诗歌才能安抚他自己寂寞的灵魂。

离开长安时,他用灵魂强烈地狂啸出了《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



离开长安时,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在诗人面前,是一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艰难险阻的人生之路诗人有着天纵之才,却落了个“赐金放还”的结果,从此险山恶水,长路漫漫但是诗人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有姜尚的际遇,渭水垂钓,得遇周文王,施展治国才能。诗人也想到了历史上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矛盾归矛盾,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毅力决心,他吟出了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第二首,诗人回忆了自己在长安的不得意,如孟尝君门客冯谖: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平交王侯何其难啊!在长安不仅当权者对他打击,就是一般市民也是对他嘲笑蔑视: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他希望玄宗能学燕昭王,设黄金台,延请贤士,自己也会感恩:输肝剖胆效英才。只是玄宗早已昏庸,根本无真正求贤之心,他下诏召李白进京,只不过是装出一副爱才的姿态,要一点歌功颂德的文字而已。李白清楚这一点,因而对玄宗已经失望了,他说: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中满是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



诗人总是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寓于诗中,离开长安好多年了,还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耿耿于怀。那一年,诗人来到了洛阳,与岑勋一起来到嵩山友人元丹丘在嵩山的颖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宴饮,对酒高歌,临风长啸。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天纵之才而不被重用之际,酒是情人温柔的慰抚,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人生的忧伤,尽情欢乐,释放心中的块垒。酒入豪肠,写诗的渴望折磨着诗人的灵魂,他站起来看着远处的风景,此刻,黄河又进入了他的眼中,于是以饱满的激情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发抒,仰天长啸,吐出了气象万千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放豪言,震古烁今的气势,由悲及乐,及狂放,及愤激,及狂放,最终归于万古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真鬼斧神工之作。

,,但是朝廷却一直以文学的角度来接纳李白,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与遗憾。这是他本人、也是唐朝那个时代决定的。当梦破碎的时候,他只好选择继续远行,继续漂泊!

脚步在何处,情就在何处。所到之处,留下了罕见的绝唱,奏出了盛唐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矩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但却是那样美妙,那样神奇,那样完美,那样和谐,气象万千不可思议。酒入豪肠,酿成的岂只是月光和剑气,他的秀口吐出的分明是万物之灵长的底气,昂扬而奋发,使得中华灿烂的文化多了许多瑰丽而神奇的色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得回”,境界是何等的壮阔,只有李白才敢如此写,这才是诗家语言,舒卷自如,铿锵的诗韵是异常地自然。“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写生命的短暂,让人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以空间和时间范畴两处夸张,让人感觉到了时光的永恒和生命的渺小——诗人的感伤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情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因为生命的短暂,所以要懂得把握快乐的瞬间,在得意的时候,就应放纵性情恣肆享乐,不要让盛酒的金樽空着,应该盛满了美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典型的李白的语言,只有李白才有此豪语,人的宣言,有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对身外之物金钱的轻淡。他的诗中总是充满了一股青春的昂扬气,读来那么令人振奋。李白的豁然无人能比,纵然生命的感伤把他包围得一丝不透,但他依旧能够意气昂扬起来。李白对金钱是这样一种态度,他对自己也是非常非常地自信。,有一种极度的自信,在中国诗歌史上,从屈原开始到曹植到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是不拒绝世俗的享乐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反客为主,劝朋友豪饮,只有李白才能有此行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完全是李白把日常生活当中,在喝酒的时候,酒席上的语言放到诗里边,非常世俗化的语言,但是放到诗里边,跟李白的诗融为一体,是天衣无缝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说钟鼓馔玉就指的,过有豪侈生活的那样的人家,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这样的一种贵族的生活,在李白看来是不足贵的,李白说自己只是愿意长醉,不愿意醒来。李白在一首赠给他妻子的《赠内》诗里写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李白是天天过着酩酊大醉的生活。李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从古到今,那些圣人贤人谁知道他们呀,他们的声名是很寂寞的,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谁喝酒喝得多喝得好,我们才知道他,惟有喝酒的人才留下他们的名字,“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用了曹植的典故。说曹植当年在平乐观大宴他的朋友的时候,喝的是斗酒十千的美洒,恣意纵情地享乐,纵情地喝。酒宴总归有散的时候,请客的人说,是不是我们今天,就喝到这儿为止了,我今天带的钱不多,李白就说,你为什么要说钱少,接着喝,“径须沽取对君酌”,我们再接着喝,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之所以是李白,什么五花马千金裘,他都是可以随时舍弃的,为了喝酒一切都可以放弃,五花马我不要了,千金裘我也不要了,都拿出去给我换酒来,我今天要喝酒,我要跟你们一起来消愁,不是一点一滴的愁,我要消的愁是万古愁,我要消万古愁的时候,我如果不饮它三百杯的话,这万古愁能消掉吗,所以他说,与尔同消万古愁,万古愁又照应了开始,升华了愁的内涵。

敢用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以安抚心灵的人只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的超自信,他一直活在这样一个自己构筑的梦幻庄园里,喝酒,写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间的一份子。把自己彻底灌醉之后,借灵魂附体吐出飘逸豪放的诗篇。喝了一辈子酒,被酒忽悠了一辈子,还是喝,不是不明事理,而是他比酒清醒的认识:改变世界并不是最困难的,改变自己才不容易。

与年轻时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不同那时,有太多的梦,有太多的理想,如今,却有着说不出的一种失落。但李白并未消沉,和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又不尽相同



无人会怀疑李白的酒量,在唐朝的诗人中,李白的酒量跟他的诗一样,是算第一的。

李白饮到高兴处,是一杯接一杯停不下来的,并且很讲究喝酒的气氛:“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在李白眼中,酒绝对是世界上顶好的东西,把生命中所有的宝都押在酒上面,甚至连吟诗,都相当于猜拳喝令,添一碟精神上的下酒菜而已,解酒或醒酒用的。酒是李白写诗的成本,产生的利润也颇为可观。唐朝若有稿费的话,李白会成富翁的。只是他这样的人,即使拿到稿费,也会悉数用来换酒喝,不可能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说,酒馆就是他最信得过的银行了。离开长安的时候,唐玄宗赏给他一大笔钱,估计没多久就花完了,全用来赞助大唐帝国的酿酒业了。酒酩酊了,诗篇留下来了,挺值了。在中国酒文化史上,李白堪称其永恒的“形象代言人”。纵观古今,再也找不到比李白文化程度更高、知名度更大的酒徒了,他的相当一部分诗篇,都算得上是无偿为酒商们撰写的“广告词”,譬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譬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譬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呀什么的。

诗与酒,从此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里的一对孪生兄弟,它们通过李白的诗篇而获得最密切的关系。李白是个幸运儿,靠喝酒、吟诗而成为英雄,成为“神”的形象,令后人仰慕不已。

李白生前,虽然不乏“吴姬压酒劝客尝”的聚饮时光,但也经常一个人低头喝闷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只好跟明月碰杯,邀影子共舞,凑合成“三人行”。李白其实是很孤独的。李白好酒,但常常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酒肆藏名三十春”“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在李白的眼里,酒更是一个寄托物,寄着他的抱负,寄着他的磨难;似乎这一切只有在酒里才显得更加真实。后世人只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却不知这二者包蕴他多少的无奈与愤懑!



李白一生好酒。李白饮酒、醉酒及写酒的情态,实则就是诗人的生命情态。李白与酒的关系,实则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盛唐诗人与酒的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典范意义的。李白的酒是和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紧密联系的。又因为李白与酒的联系是自然的、感性的,是不受理性观念约束的,因而也就充满了解放精神和超越精神。正是这顺天应人的玉液琼浆,成为了催化剂,使得这一切在李白身上得以进一步融合、升华,引领诗人进入到精神世界无所拘束的场所纵情畅游,让锦心酝酿诗情,绣口突出华章。酒带给李白的是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之间的绝对自由。盛唐文化的青春热血在李白的酒中和诗中更加地恣肆沸腾了。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因为他的倔强,自信和理想的始终不渝,他可以一边喊着行路难,行路难,一边问多歧路,今安在?但强有力的音调仍旧响彻长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盛唐风骨是这样么?我总是想,他心中已有了一把剑,为何还要佩一把剑带在身上?双剑出鞘,一舞惊天下,劈风无遮拦,一招一式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便舞于月下,也与月光溶为一体,是一种飘逸的柔美,但仍不失剑的刚性,锋刃犀利。舞动时,酣畅淋漓的是想象,如玉龙横空;出手处,直抒胸臆的是灵感,如黄龙出水。

在他的诗中出现最多的,除了酒之外,就是同样的寂寞的月亮:“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的一生既洋溢着酒的气息,又散发出愁的滋味,他借酒来浇心中的块垒。不管其酒量有多大,他对酒的这份情是很深的。

李白是我们民族的“酒司令”,是诗坛的“祭酒”,他仿佛是为酒而生的。



李白是生而孤独的,只有天纵之才才会有这孤独。凡夫俗子所具有的欲望之心是超越不了这种孤独的。诗人郁郁葱葱结了太多的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生命中,不管是昨日还是今日,都是忧伤的,“昨日之日”是无情的,不可留,“今日之日”是忧烦的,也将过去,但积极的人生应该是从容于得失之间,逍遥自在地活着

李白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将生命中的不如意,化作豪迈慷慨的诗情,永不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是他坚韧的一面。他既不屈服于环境,也不屈服于内心,更不屈服于命运。他的这种不屈,为人间树立了一面昂扬的旗帜。当然在李白身上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超脱生命的精气神。李白的生命始终在张扬着。无论何时何地,李白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气韵,一股你只能在醉的时候才能领会到的气韵。这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李白是一种生命的气焰,他是把生命当作火一样来燃烧。他和我们的区别正在于这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上,而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功不过是以求得一家、一己之安乐而已,生命的个体却永远欠缺着亮泽。卑微、渺小、黯淡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时光的流程里逐渐散佚。而这个时候只有李白让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热度,见识到生命里的气脉。



“安能摧眉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不适合于官场,他情绪冲动,耽于幻想,天直幼稚,放荡不羁,这种气质和性格,决定了他的仕途蹉跎和悲剧命运,他那激情浪漫的诗魂只属于山水,妻子的温柔缠绵留不住他,家庭的幸福温馨留不住他,朋友眷恋体恤更留不住他。他忘记故乡在哪里,家园在何处,走了一生的迷途。

李白凭着他的真性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辉煌的诗篇,使得中华文明多了许多飘逸的神韵。李白已经远离尘世很久了,然而李白却又是不朽的。他的诗歌经过千年的洗礼,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夺目。

他是飘逸的诗魂。

有人说,盛唐是一座高峰,李白正是向上攀登的诗人,看到的是蓝天白云以及穿梭云中的雄鹰,所以豪放。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李白需要这样一个胸襟开阔、气象万千的时代,而盛唐也需要李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盖世才华没有李白,盛唐也就失去了光彩。

在李白的身上,色彩是绚丽的。他的出生、他的死亡都杂植着异样的色泽。李白虽只是一人,但却代表着千万的人与事。李白似乎不屑于某种单一的生活方式,他更像是在天上飞,被当作了放逐的仙人。

阅读李白,阅读那颗在唐诗中不断燃烧起来的飘逸的诗魂,他永远摇曳于我们的灵魂深处,不死!李白的诗歌是水性的。水是一种质态,可以渗透到每个角落。李白的诗歌也散落在我们生命里每一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的乡愁,在一低一举之间弥漫,李白让我们把故乡化做了一缕情绪,一种无法解脱亦无可忘怀的愁情。

李白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派精神氛围,一脉气象,他的底蕴涂抹着唐朝盛世精神的昂扬与高蹈。

在我眼里,李白就是一段飘逸的风骨,是那么华美和玉润,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好品格。盛唐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最有青春气息,最有酒香醇厚,最有浪漫热烈的,是李白的诗,如果盛唐没有了李白,将会怎样?时光可以漠视一切,风化一切,就连玉石也可以风化,但却奈何不了文字形成的珠玑。我迷信于他,他是天才,诗写得太好太好,一枝独秀,我只能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赞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