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曲赏析 >元宵:月光灯影中的柔情

元宵:月光灯影中的柔情

2022-07-24 02:55:24

点击上方关注“章黄国学”



元宵:月光灯影中的柔情

文|孟琢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是让人难忘的一个夜晚。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满街流光灯影,鱼龙狂舞,似乎每个人都能暂时摆脱生活的束缚,共同享受夜色迷离下的欢畅。古人有太多吟咏元宵的作品,而最让我出口成诵的,还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烟花若飞雨,光影如流火,在人群、色彩与声响交织着的街头,你瞥到了璀璨如星的笑语盈盈。一转头,她已不见,再回首,灯火阑珊。在那蓦然如惊的一刻,这份美丽似乎穿透了往古的时光,刹那于你的眼前。在中国历史上,元宵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温柔的情愫犹如水纹一样弥漫开来。对这一夜,我们给它挑选了一个最好的名字——元宵。汉语中表示夜晚的词语还有很多,冥、晦、晚、暮、夜等等,但为什么把这个夜晚定名为“元宵”呢?在汉字的世界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个隽永的答案。



古代表示夜晚的词,多有“幽暗、不明”的特点,大夜弥天,遮盖万物,无论星光还是灯火,都是那样的摇摆无力。你看:

“冥”表示“夜晚”之义,《小雅·斯干》:“哙哙其正,哕哕其冥。”《郑笺》:“正,昼也。冥,夜也。”在这个字的构造中,充满着“幽暗”的特点。《说文》:“冥,窈也。从日从六从冖。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冥也。冖亦声。”“窈”即幽暗不明,“冖”为在上覆盖之物,因遮蔽而有暗意,:“冖者,覆也,覆其上则窈冥。”“日数十”指由甲至癸的天干之数,再加上“六”,正好十六天。一月过半,月相由圆转亏,夜色也就冥暗起来。



许慎的说解不免迂曲,但他对“冥”的词义特点的分析却相当准确。《尔雅》:“冥,晦也。”《广雅》:“冥,暗也。”《字林》:“冥,幽也。”《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都与许君相同。正因如此,“冥”在文献中多有一种漆黑昏暗的气息,仿佛看不到半点光明。《史记·龟策列传》:“飘风日起,正昼晦冥。日月并蚀,灭息无光。”在那磅礴而至的冥暗之中,连日月都丧失了光彩。《淮南子·览冥训》:“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深邃的玄理犹如我们头脑中的黑箱,语言又怎能道得明白?在汉语中,“冥”亦指死后的世界,“冥界”也好、“幽冥”也好,黑暗之外,更带上了几分恐怖的色彩。

“晦”的词义特点与“冥”相近,都是昏暗不明。它有时和“冥”连用,《史记·高祖本纪》:“雷电晦冥”,雷电风雨交加,天地之间一时混沌起来。《说文》:“晦,月尽也。”说的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月亮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朝向地球的一面背对太阳,因而我们看不到一丝月光。在文献中,“晦”可以表示夜晚,《列子·汤问》:“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朝生暮死,何其短暂。也可以表示任何光线昏暗的时分,《楚辞·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还有我们熟悉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都是充满压抑的昏暗与迷茫。



正因如此,“晦”也可以表示一种隐晦、含蓄的态度。《左传》这样描述《春秋》的文风:“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所谓“《春秋》无义战”,“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夫子在《春秋》中寄寓了刚正严格的批评,但他毕竟活在历史现实中,言辞过激,难免为“当世大人”所忌。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微言大义”的表述方式,在隐晦微渺的行文中寄寓褒贬大义,这也就是“微而显,志而晦”的内涵。


在汉语中,“晦”与“海”是同源的。在今天看来,大海也许是无限美好的一片青蓝,让你想投入她的怀抱,尽情戏水。但对古人来说,海则是幽暗的、狂暴的、未知的,不晓得它什么时候就会翻脸,吞噬生命的一切。其实,对海的未知之感,以及由此而来的恐慌,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你可以试着在夜晚走近海边,听一听那由远至近的潮声,直面眼前无尽的晦暗。哪怕你知道眼前的海水只能没过膝盖,但也未必有勇气走入其中了——这种由“晦”而来的恐慌,正是“海”的得名所在。



和“冥”与“晦”相比,“夜”无疑更为常用,但我们似乎很少思考它的命名由来。《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在上古音中,“夜”是铎部,“舍”是鱼部,鱼铎对转,这是一个解释命名理据的声训。:“以叠韵为训,天下休舍,休舍犹休息也。舍,止也。。事实上,“夜”的得名也来自“幽隐”。在古文字中,“夜”和“亦”十分相像,甲骨文作

“夜”可以组成暗夜、黑夜等词,其构词理据都来自“幽深”。《史记》记载,项羽进咸阳后想要东归,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不论楚人是否沐猴而冠,锦衣夜行,别人总是看不见的。因此,夜晚中的活动往往要伴随烛火。《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没有火光,夜是自然漆黑一片的。



在古籍中,“夜”与“掖”往往通用。汉代有所谓的“掖庭狱”,《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末年想要立昭帝为后,担心母壮子幼,外戚专权,便把昭帝生母钩弋夫人打入掖庭狱,令其自尽。胡三省注释说:“掖庭属少府,有秘狱,凡宫人有罪者下之。”掖与腋同源,腋在身体两侧,有幽深之感;宫禁深处的秘狱,应当潜藏在宫廷的角落里,其氛围自然也是幽深如夜的。在《琅琊榜》中,把掖庭狱称为“掖幽庭”——虽然古无此制,却也道出了“掖”的特点。



表示夜晚,还可以用“暮”和“晚”两个字。它们的词义特点更偏重于“笼罩、遮蔽”。“暮”的本字写作“莫”,《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茻为众草繁茂之象,落日西沉,仿佛被茂密的野草完全遮蔽,再也看不见光的影子。“暮”与“幕”同源,夜色来临,便犹如一张牢不可破的大幕,把世界全然笼罩。“晚”的词义与之相近,《说文》:“晚,莫也。”章太炎先生认为,“晚”和“丏、眄”同源。《说文》:“丏,不見也。象壅蔽之形。”“眄,目偏合也。”眼睛闭上,恰是遮蔽之义。

在光明的封闭与隔绝中,“暮”和“晚”难免是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无论是“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还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亦或是“夜风入寒水,晚露拂秋花”,都带上了几分萧瑟的色彩。《史记》记载,伍子胥为报父仇,攻破楚国,将平王鞭尸三百。面对他人的指责,他悲愤地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司马贞《索隐》解释道:“譬如人行,前途尚远,而日势已暮,其在颠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责吾顺理乎?”当豪杰落入命运的暗夜之中,他不顾一切地反抗着,虽违情背理,却也让人生出真切的同情。更令人伤怀的,还有那“美人迟暮”的无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无论何等璀璨的青春红颜,当你不经意间瞥见她的白发渐生,也难免令人感慨而哀怜吧。




幽暗也好,遮蔽也好,夜晚都不是令人欣悦的场景。依照古人的照明条件,深夜中的幽幽灯火,只能衬托出夜的孤寂与凄清。在这样的语感下,“冥、晦、夜、晚、暮”这些词,似乎都与元宵灯影的意境不合——尽管古人有“元夜”这个词,但用例比“元宵”要少很多。那么,“宵”的词义内涵又是什么呢?

在汉语中,“宵”所指的时间是前半夜,《周礼·司寤》:“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根据郑玄的解释,“宵”为定、昏二时。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昏”指黄昏,是晚上七点到九点;“定”指人定,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过了“宵”,才是夜半的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我们今天把“宵夜”并称,如果严格区别,“宵”应该是“夜未央”的时分。从词源上看,“宵”与消、梢、霄、鞘、艄同源,有一种“渐渐消逝、渐渐变小”的特点,树梢也罢,云霄也罢,尖尖的刀鞘和船艄也罢,都体现出这种直观的意象。那么,我们就清楚了“宵”的内涵——舍人曰:“宵,阳气消也。”孟康曰:“宵,化也。”“宵”不是暗夜的骤然降临,而是光明的渐渐消逝。在这消逝的过程中,给人们的欢悦与游冶留下了短暂的空隙。



更有意思的是,“宵”往往伴随着清亮的月光。“宵”字从月,《说文》:“宵,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聲。”许君用幽暗之意说解“宵”字,恐怕于理未安。相比之下,我更欣赏林义光先生的解释:“从月在宀下,小声。”明月宵行,自有淡然的微光与人同在。“元宵”也叫“元夕”,“夕”的字形,不正是苍穹之上的那一弯明月吗?“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两种光芒的交织映衬,足以打破冥冥暗夜的压抑与枯寂,将人的情愫充分投射出来。



“元宵”二字,和上元的月色与灯火相契无间。对古人而言,一年之中,只有这一个鱼龙光影的夜晚,只有这一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潇洒夜游——人限定在礼法之中,不是所有的光阴都有星火般的亮色。因此,这个夜晚便格外令人难忘、珍惜。古人避开了一切和黑暗、幽深、遮蔽、压抑有关的字眼,用光的消逝与月的陪伴为元宵命名。在他们命名之思的深处,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一种难喻的温柔。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董京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章黄国学主编。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葛方圆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